第1280章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家都脫貧致富(1 / 2)

送走了郭鵬之後,冬梅和衛國順著村裏地水泥路,從村西口朝著家裏走著。

衛國看著眼前的村子,他不由地感慨:

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僅國家經濟取得驕人的成績,就是自己所生活的村子,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衛國清晰的記得,改革開放前,村裏的房子,不要說是樓房了,就是磚瓦房,也沒有幾家。

大家普遍都住的是,那種用茅草和泥土混合凝固,蓋成的房子。

可是現在,整個村子,已經看不到一家土房子,

就是磚瓦房,也沒有幾家了。

大家普遍脫貧致富,蓋起來了二層小洋樓。

有的人家,甚至蓋起了三層,四層的小別墅呢。

而村子裏麵的路,也由改革開放前的土路,泥濘路,變成了現在水泥硬化路。

改革開放前,村子裏的村民,不要說自行車了,就是架子車,都沒有幾輛。

可是現在呢,改革開放四十年之後,村裏的村民,家家戶戶小汽車,

雖然都不貴,都是十萬以下的小轎車,但是,也實現了大家心中的汽車夢啊。

衛國看著家家戶戶門前停的小汽車,他又想到了村裏的年輕人。

衛國感歎,自己年輕那會兒,村裏的年輕人普遍初中畢業,就是高中畢業的,也沒有幾個。

可是現在呢,大家都把孩子送出去讀書,讀大專的,讀本科的,甚至還有出國留學的。

改革開放四十年,真的是讓原本貧窮落後的農村,實現了質的飛躍啊。

而這種質的飛躍,不僅體現在大家的共同富裕上,更體現在大家精神文明的提高上。

衛國清晰的記得,自己小時候,經常看到周圍的街坊領居,為了一點小事而吵鬧,甚至翻臉和打架。

可是現在呢,大家生活都好了,都小康了,彼此之間不僅謙讓了,而且還互相友愛了。

那種以前,為了點雞毛蒜皮而爭吵,撕破臉皮的事情,仿佛很少看到了。

而冬梅走在衛國的旁邊,她看著村子裏麵,家家戶戶蓋的漂亮房子,嶄新的汽車,幸福的生活,不由的感歎,改革開放四十年,國家經濟所取得的成績,真的是惠及到了每一個普通的老百姓身上啊。

改革開放四十年,大家不僅實現了小康,更實現了共同富裕。

改革開放四十年,讓這個曾經貧窮的小村子,變成了一個富裕,祥和,漂亮的現代化村子。

改革開放四十年,不僅提高了大家的生活水平,更讓每一個老百姓,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想完,冬梅指著鱉勞家的門口,看著他新買的那輛小轎車,對衛國說道:

”衛國,你還記得,咱們年輕那會,每天下午吃了飯,都要在村口,坐在石頭墩子上,侃大山嗎?”

衛國回憶著當時的情景,說道:

”怎麼不記得的呢?

當時,大家沒有手機,沒有網絡,就是電視,也沒有,

而大家唯一的娛樂,就是飯口全村的村民,湊在一起聊天。”

冬梅知道,當時聊天的時候,鱉勞是最愛說大話的。

他當時給大家吹牛,說自己這輩子,要買輛小汽車開著。

當大家聽著鱉勞的話後,都感覺他是異想天開,一個老農民,怎麼買的起小汽車呢?

當時,就連冬梅和衛國,也嘲笑鱉勞,說他癡人說夢。

可是,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不僅鱉勞買了小汽車,就是鱉勞的兒子女兒,書強和書妮,都買了小汽車。

冬梅看著鱉勞家門前的小汽車,說道:

”改革開放前,誰還能想到,一個農村人,這輩子還能買的起小汽車,現在不都實現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