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瀾,你猜這份詔書裏,說了什麼?”璟華微笑著將那份古老的卷宗遞給他,並不覺得自己那許多心力有多偉大。
青瀾打開略翻了翻,仍有些不明所以。
這份詔書是追封了一個叫做嘉峪天放的將軍。此人是胤龍的一個小支,整個家族也不過四百人不到,世代鎮守在蠻荒邊境。那裏有個叫做嘉峪關的關卡,全族人便以此為姓。
嘉裕家向來默默無聞,既不邀功,也不討賞,安分守己地守了幾萬年。有一日,蠻荒四大凶獸出逃,妄圖在邊境口突破,進入天族地界,嘉裕將軍便帶著十一個兒子,與凶獸做殊死大戰。
妖獸法力高強,身負被鎮壓了上萬年的邪魔怨氣,一吼震天,百誅不滅。嘉裕將軍自知不是對手,但絕不棄械而降,一邊抵擋,一邊派人向天庭遞送加急戰報,征討援兵。
但嘉裕將軍終究沒能撐到援兵趕到。
他的十一個兒子一個個在他麵前倒下,最小的還未成年。他自己被那隻裂天兕一爪掏開肚子,然後勾著他的腸子一口氣兒猛跑。當他看到天族的戰旗從雲端閃現的時候,腸子已經給拖了六、七丈,他也盡了最後一口氣。
全族三百八十六人,不論男女老少,全部力戰而亡。
天帝念其部族忠勇無謂,遂追封嘉裕將軍為嘉裕王,並將其整個部族戰死立下的功德都記錄在冊,還請了西天釋迦牟尼佛作證,此功德日後可用來庇佑其後世子孫。
青瀾看完這個,仍舊不明所以,“這事兒和我們這個案子有關嗎?”
“青瀾,你可知道蒄瑤姓什麼嗎?”
青瀾搖頭。
璟華微笑道:“嘉裕蒄瑤。”
------------------------------------------------------------------------------------------------------------------
嘉裕將軍的事,青瀾因為是外族,所以並不知曉,但璟華還是聽說過一些的。
璟華聽是聽過,但他隻曉得當年父君因為覺得虧欠了嘉裕一家,所以將嘉裕將軍唯一留下的這個小女兒,提到了天庭,並讓薑懿收了她做義女,僅此而已。而父君竟然還下過這麼一封詔書,就完全不得而知了。
他為此還特地去詢了佛祖身邊的迦葉尊者,他本身就通透,迦葉隻三言兩語略略點撥了,一切便恍然而揭。
原來當年,乃是軒轅広的一個失誤,導致天庭援兵苦候不至,這才造成嘉裕全族馬革裹屍。按照軒轅広的脾氣,這事兒定然是悄悄地埋過去得了。
沒曾想,嘉裕將軍的小女兒當時在靈山法會上充任小花童,聞言家門被滅後當即便暈了過去。但她真的自小便非同凡響,即使是如此巨大的噩耗,醒來後仍咬牙堅持。
佛祖在法壇上講經,見到座下一個小姑娘聽得涕淚雙流, 滿麵哀慟不止。佛祖以為自己講得好,小姑娘得到點化,生了許多的感悟,這才痛哭不止。
他很高興,便將小姑娘叫了上來,問了姓名來曆,並問是聽了哪一卷哪一章,才有此心得?
蒄瑤畢竟還是孩子,一邊默默流著淚,一邊一五一十地說了實話。
她自小長得秀美,雖一直在嘉裕關那種風沙邊城,但舉止嫻雅,此時泫然含淚,梨花帶雨,叫法會上的每個人都深深為她叫屈,覺得這小姑娘著實太太可憐。
佛祖慈悲為懷,自然也看不過去,便向天帝修書一封,請他好好處理此事,務必令亡者有所寄托。
所以這才有了這封詔書,將嘉裕一族全族的戰功記錄在冊,折算成功德,佑澤子孫。
但此事畢竟是軒轅広的失誤,因此雖然給了佛祖一個麵子,記了這麼一筆,卻不肯大肆宣揚。若不是璟華執著地將所有奏折詔書都翻看了一遍,也不會曉得還有這麼個事兒。
“嘉裕將軍全族三百八十六人,全部戰死,所攢下的功德足夠抵償蒄瑤囚禁血奴和采血過度而造下的殺孽。”璟華轉頭又咳了兩聲,輕輕道,“現在,我總算可以不用擔心她了。”
璟華微微笑著,他的麵色仍是不好,清俊且極度的疲憊,但心情似乎不錯,捏了捏眉心後,又將自己埋到那堆卷宗裏。
青瀾蹙眉道:“既然是解決了,那還不回去休息?還有五天便是公審,你可別先拖垮了自己!”
“蒄瑤是脫罪了,可還有琛華。”璟華從書後抬眸,纖長羽睫微顫,“三弟欠下的五十六條人命,如果按照刑部律法,要受九轟五雷極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