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 回馬槍(一)(1 / 2)

包子衷心感謝:中華龍螣投了 1張月票;

十月二十六日,翻越邊界山脈的南方偌德人主力,向芮爾典南方的佩拉格爾地區最重要的據點,凱爾格丹堡發起代號為“複仇”的總攻擊,

這次諾德郡出動的兵力,是這次戰役中,負責正麵推進的3個主戰軍團,人數達到8萬5千人,軍事主官是這半年來,在偌德國內最受到信任,也是崛起最快的諾德名將,殘獅索爾頓,

而負責守衛凱爾格丹防線的,是芮爾典南方軍名將,第三騎士團長艾米西亞,以及其麾下南方軍中,唯一還算比較完整的4個旗團,2萬4千人,

兵力對比4:1,戰力對比更是無法比,一方是蓄勢待發,戰意昂然的8萬雄獅,一邊是孤守無援,就是連糧食都不充足的2萬殘軍,雖然是凱爾格丹地區地勢險要,是南方最大的一塊凸起山脈,典型的易守難攻地形,當初芮爾典放棄邊界山脈,將防禦線建造在內線就是考慮到這一點

但無論是芮爾典人自己,還是北方正在大肆鼓吹南下的獵鷹王朝,都不認為艾米西亞會有一線取勝的機會,

如果對方指揮官是其他人倒也算了,可偏偏是以謹慎穩重著稱的防守名將殘獅索爾頓,在這個防禦如同鋼鐵般的男人麵前,對於兵力的運用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

8萬軍隊,壓倒性的優勢,按照常規,完全可以對整個凱爾格丹防線發起潮水般的衝擊,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將對方的最後一支後備隊都壓榨出來,然後一鼓作氣殲滅,以及其漂亮幹淨的手法,結束這場在南方地區最大的一次會戰

可這位曾經提出過閃擊多羅克山區,打得多羅克人丟盔卸甲的諾德名將,卻在剛一開始,就一反常態,采取的意料之外的,穩紮穩打的推進策略,

三個正麵推進的主戰軍團,都是從多羅克山區調回的精銳,戰力強勁,各旗團之間間隔不足5裏,如同一道嚴絲合縫,沒有一絲突擊可能的大網,在諾德人的步步緊逼之下,

尋找戰機未果的艾米西亞,隻能選擇收縮戰線,將有限的兵力堅固以凱爾格丹堡為中心的防禦地帶,此戰之勝負已經不足重要,誰都看得出來,艾米西亞這是在準備決死之戰,他要像一個釘子一樣,深深的紮在諾德大軍推進的麵前,因為在他身後,就是丘陵起伏的芮爾典南方,那裏,將再無可以抵抗諾德大軍推進的地勢和軍隊

這是一場冥冥中的宿命對決,是一場學生為自己老師的複仇之戰,

如果翻開曆史的畫卷,就會很有趣的發現,艾米西亞這位有著夜騎將稱號的名將,他的成名戰就是10年前那場導致諾德全國震動,十餘萬大軍飛崩潰散的薩圖斯長廊戰役

當時,8萬芮爾典軍隊與12萬諾德軍主力會戰與薩圖斯長廊,近乎20萬的軍隊,交錯在一片不過百裏的狹長區域,交戰半年,雙方戰死5萬餘人,打得疲憊不堪,最後諾德軍抓住芮爾典後續不暢的弱點,集中優勢兵力突然對芮爾典隻剩下一萬人左右的左翼發起猛烈攻擊,

戰局急轉直下中,就是這位艾米西亞,違抗大本營的命令,帶領麾下的5千騎兵,借著雨夜的掩護,乘著諾德軍急與前進而出現的防線交錯缺口,長途奔襲上百裏,直插當時諾德軍總部所在的倫斯圖鎮,馬蹄如雷,長槍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