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斯達舒伊爾的預計,帝國中央軍的目標,應該是想要從塞得方向突擊京都防線,如果真是那樣,中央軍的騎兵必然會遭受重創,
諾曼底京都在諾曼底人防守時期,綿延城外十餘公裏,全部都是諾曼底人挖掘的壕溝,因為諾曼底人相信,隻要對方那讓人聞風喪膽的騎兵部隊不出現,
僅僅想要憑借3萬不到的步兵,突破人數多達六萬的京都是不可能的,而事實上,推進的帝國南方軍,似乎是毫無懸念,在短短的半個月不到,就劣勢人數的步兵,強勢擊潰了數量多達6萬的諾曼底人,因為時間緊迫,南方軍並沒有填平這些壕溝,對於騎兵來說,京都外圍幾乎就找不到踏下馬蹄的地方,一旦放棄了戰馬的優勢,憑借中央軍一萬不到的兵力,要想攻克已經嚴陣以待的另外一隻2萬人的遠征軍,那絕對是一場血戰,
然而,斯達舒伊爾也不能完全放心,因為在京都的東北邊,另外一隻帝**已盡攻占了巴爾奇克,從側翼威脅到諾曼底京都的安全。盡管遠征軍在這裏也安排了相當數量的兵力,可是,想要完全阻止帝**的進攻,不太可能,不得不說,巴爾奇克的方向。的確是遠征軍隊的一個軟肋。
兩軍相持,擺出的隊形好像一個彎彎月牙,又好像一把圓月彎刀,刀背後麵是遠征軍,刀刃的外麵則是帝**,至於這把刀究竟掌握在誰的手中,就要看哪個的力氣比較大了。
因為京都堅固的城牆的存在,遠征軍暫時是沒有危險的,但是主動權掌握在帝**的手中,三路大軍合圍,他們會通過什麼樣的方式來搶劫這把彎刀。是非常令人尋味的。
從兵力上來講,這次帝**人數與遠征軍數量相當,遠征軍經過整合以後,在3月底終於突破了6萬人,分為第一、第二、第三軍團,其中第二和第三軍團向南推進,形成一個巨大的倒三角,這個三角的中心就是諾曼底京都,
按照斯達舒伊爾的看法,獵鷹帝**想要通過綿延幾十公裏的壕溝,應該沒有那麼容易,更何況,帝國似乎要顧及的方很多,他們主要目標依然是周邊諸國的大軍壓境,將負責此事的凱撒索隆和撒隆的軍團排除掉,現在帝國能夠調動的軍團就是被稱為獵鷹利爪的中央近衛軍團,
但是,胡科奇力這員猛將,到底會從哪個方向進行突擊呢?
遠征軍的滅種政策,讓他們走過的地區幾乎沒有活口,帶之而來的問題也很突出,遠征軍幾乎就是一個瞎子,他們對於胡科奇力的情報資料掌握太少,
斯達舒伊爾也很難從對方的過往戰鬥中總結出有規律的東西。斯達舒伊爾翻來覆去的想,始終不太放心,晚上睡覺也不踏實。說老實話,斯達舒伊爾不覺得胡科奇力是自己的對手。自己在沙場上征戰的時候,胡科奇力也許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呢,一個乳臭未幹小家夥,能有多大的能耐?
隻是帝國中央軍的頭銜太怕人了,氣勢如虹的攻擊,往往讓別人難以抵擋。才逐漸的造就了中央軍神話。如果換了一個角度,就算是自己掌握著這隻精銳之師。自己也有把握將對方完全擊潰,甚至統一整個大陸。
”一定有辦法的!“無意識的坐下來。斯達舒伊爾翻看著雙方的詳細兵力對比,希望能夠從裏邊找出擊破三路大軍的辦法,這些數字都清晰標記在軍事圖的右下角。
帝國中央軍都的準確到每一個步兵中隊,但是事實上,這些數字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帝國中央軍和遠征軍隊的戰鬥,根本不可以從常規的數字來衡量的遠征軍士兵,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超過二十個,
在之前的日子裏,帝**在悄悄集聚力量,增加對遠征軍本身的壓力,遠征軍當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也同樣千方百計增加自己的力量。兩**隊在塞得之戰後,一直沒有產生大規模的衝突,是因為雙方都在為最後的決鬥作準備,集結所有可以集結的力量。 中央軍的騎兵果然停在了京都之外,引起了整個諾曼底京都的轟動,
薩蘭德軍隊當然也有自己的騎兵,可是和中央軍的騎兵相比,遠征軍騎兵在配備上方麵大大不如,如果他們直接和帝國正規騎兵正麵碰撞,多半是全軍覆沒的下場,而從作戰經驗來看,對方是久經戰陣的老兵,而並不重視騎兵的薩蘭德人,這次招募的大部分都是新兵,好些還是來自其他國家的人,
對於新兵這一點。斯達舒伊爾倒沒有什麼怨言。畢竟,遠征軍現在也是舉步維艱了,到處都需要兵源補充,能夠有足夠新兵補充給他,他應該為此感覺到欣慰。至於這些新兵什麼時候能夠形成戰鬥力,那就是他自己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