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此戰如果獲勝,獲取利益最大的是瑞拉人,但是現在不同了,聯軍主力潰散,獵鷹帝國大軍漫過邊界之日,就是戰火在聯軍土地上燃燒之日,涉及到自己利益,原先還抱著幾分撈好處的各國有些慌了,
還好前段時間戰局發展不錯,國內人心大漲,一個多月的充沛時間足以各**力征募調配,各國這次也是下了死戰之心,精銳盡出,各國拚湊起來的重裝部隊源源不斷開入邊界,少量的精銳騎兵也出現在營地中,
這些精銳騎兵的配備非常好,都是由各國貴族中堅組成,人數約三到四千人,裝備上已經近似於精甲重騎兵,北方獵鷹最為凶悍就是騎兵,要想克製獵鷹帝國,就必須有一支精銳的騎軍,還好聯軍陣營拉出了彪悍的匈牙人騎兵用以牽製,精甲騎兵作為破陣主力,以如此的軍力,就算是碰上獵鷹帝國騎兵主力,諸國自信未必沒有一戰的力量,想要一舉翻盤將戰局恢複到潰敗之前很難,
但是要將這場戰爭的波及範圍,最終止步於剛非邊界,而不是讓戰火燒到國內,讓凶悍的北方獵鷹能夠坐在談判桌上,用紛繁的讓人眼花繚亂的文件來代替馬蹄錚錚的殺戮,給予中歐巴羅一些喘息的時間,對於目前處於劣勢的聯軍來說,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戰爭的開始,是為了戰爭的結束!戰爭的開始與結束,都是謀求利益的不同手段而已,將戰爭移到談判桌上,也是一種戰爭的延續,
中歐巴羅諸國相信,如果能夠拿出適當的賠償;獵鷹帝國也未必就有與諸國死磕下去的想法,獵鷹帝國已經吞下了剛非,正需要時間消化,與聯軍展開不死不休的大戰,並不符合獵鷹帝國的利益,而從獵鷹帝國與剛非帝國的戰爭進程中可以看出,獵鷹帝國那位統轄數十萬大軍的軍神皇帝,並不是一味隻知道用武力解決問題的莽夫,
恰恰相反,在很多時候,這位皇帝展現出的是一副讓人瞠目結舌的商人嘴臉,其在普套地區大開商路(連獵鷹帝國的雷神都賣),不惜與曾經的盟友斯特藍特人的翻臉,花費大力氣打通內海,將高盧的西南區建設成為花團錦簇,酒醉金迷的消金窟,引得中歐巴羅諸國貴族趨之若鶩,難道就是為了將整個中歐巴羅打成一團爛泥?
諸國都知道這場戰爭的最終一定是談判桌,但是決定談判籌碼的卻是真刀真槍的戰場,戰爭打到這份上,就是砸鍋賣鐵也硬著頭皮上了,能夠扳回一點,談判桌上的腰杆就能夠直一點,同樣要是在戰場上打折了腰,在談判桌上隻會更彎!這一次,大家將吃奶的力氣都拿出來,為的就是在將來的談判桌上,能夠少一些損失,
大家已經擺開的局麵,等著獵鷹帝國來,誰知道對方竟然再次消失,猶如積攢了全身力量握緊了拳頭,等著對方一露頭給上一下,可是現在麵對一堆空氣,這身力量如何強大也是沒有絲毫作用!
”匈牙人那邊怎麼樣?匈牙人的騎兵數量在聯軍中最多”終於有人想起了匈牙人,紛亂的局麵頓時靜了下來,
“是啊,論及騎兵,他們的彪悍也不在獵鷹帝國之下!如果連他們也沒有辦法,那就是真沒辦法了!“有人表示讚同
“野蠻人的想法,還是野蠻人最清楚!”也有人語氣帶著幾分譏諷,雖然同是聯軍陣營,但是匈牙人作為外來民族,一向是獨來獨往,其國王白潔洛士更是草原人天生的秉性,對於弱者習慣性的漠視,將附近臨國視為獵物,當初匈牙人入侵中歐巴羅,就是沿途燒殺搶掠,在中歐巴羅掀起大片腥風血雨,甚至有國王也在戰爭中隕落,現在雖然立國,在邊界上也沒有本分,是不是的踩過界來劫掠一番,搞得臨國叫苦連天,這仇恨不是一句統一陣營就能夠和解的,這次會議如果那位匈牙王來了,在會議上拔刀相向的情況是肯定的,所以瑞拉國王並沒有邀請匈牙人。不過現在諸國想起這個令人不待見的鄰居了
步兵大集群盲目推進是不行的,但是如果讓匈牙人的騎兵主力向前,卻是可以的,匈牙人的弓騎兵以迅捷如風聞名,作為一支高機動性的戰術兵力,就算遭遇獵鷹軍主力也可以從容退卻,現在決定整個戰場主動權歸宿,就在於是獵鷹軍主力首先猛然發力突襲掉聯軍,還是聯軍提前發現獵鷹軍主力所在,洞悉其真正戰略意圖上,
“既然大家沒意見,我立即派人去請匈牙的白潔洛士陛下!”
瑞拉國王臉色露出一抹喜色,他不是一個喜好擺架子的人,恰恰相反,能夠將瑞拉那種貧瘠之地的國家,從無到有建成足以震懾一方的軍事集團首腦,其心性忍耐堅韌,作風追求實際才是本性,隻要能夠對瑞拉有利,低聲下氣去求人的事也不是沒幹過,比如匈牙人一開始是準備獨身事外的,就是瑞拉國王親自前往說動了匈牙王,再如果利益的打動下,才為聯軍拉來一支能戰的足以支撐戰局的主力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