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軍前行斥候的回報,聯軍方麵應該已經察覺了前線戰敗的消息,並且非常果斷將其後續兵力約十一萬人推上了邊界線“在一座天光明亮的大軍帳,一名獵鷹帝**參謀正手指著懸掛的剛非北部邊境地圖,將最近連續收到的各方情報綜合在一切,
這名副官聲音朗朗向軍帳內的帝國將軍們說道“”其中線是瑞拉國王親率軍團,兵力約五萬人,主要是重裝步兵,左翼是匈牙人的三萬兵力,是機動兵力弓騎兵,右側兵力隻有三萬,但那裏是河流上遊,地勢易守難攻,也不利於大軍團運動,聯軍的三個集群呈現內凹形,應該是中心誘入戰術,想要趁我軍兵力尚未集中時,以重裝兵力的瑞拉為矛頭對我軍展開迎頭痛擊,一舉重創我軍攻擊線,造成重點突破,逼迫我軍不得不放棄已經取得的優勢從而將戰局拖入僵持。。。。。”
軍帳內的帝國將軍們麵色冷峻,偶爾交頭接耳,也隻是稍微說上幾句就停住,所有人的目光都關注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獵鷹陛下,雖然目前的局麵都看得懂,但是真正決定戰局走向的人,依然是陛下,
現在將軍們都看出來了,剛非北部這片荒野是獵鷹陛下故意放空的,目的就是為了這場戰爭預備的戰場,雖然隻是有些隱隱的感覺,將軍們也感覺到內心的激動和興奮,剛非北部之戰,是一場真正決定帝國是否安全的百年國運之戰,
因為從目前帝國版圖來看,帝國本土已經類似於核心地區,在帝國遼闊版圖的上半部,西北,西南,直至整個高盧地區,都已經被帝國蕩平,沒有了足以威脅帝國的軍事力量,高盧人的零星抵抗已經越來越少,雖然高盧人的殘餘還在所謂的山中行省殘喘,但一個隻有十幾萬人口的山地盆地,根本不具備與帝國抗衡的實力,能夠不被帝國攻滅就算是謝天謝地了,在更北段的長牆以北,千裏斯拉夫荒野已經被帝國納入囊中,猶如一個巨大的戰略屏障,將帝國可能遭遇北方的危險所隔絕,就算真的爆發慘烈戰爭,這片千裏之地,也足以讓戰爭的破壞止步於此,帝國內地隻需要源源不斷將兵員物資運送上去就可以了,國內經濟和人口物產不會受到什麼波及
唯一讓帝國有所擔憂的就是帝國的南半段
從西南區往下,途經幾乎整個剛非地區和普套地區,三千多裏的土地,兩千萬的人口,兵力也沒有帝國北段那樣雄厚無匹,幾乎都是久經戰爭的主力軍團,帝國南段的兵力加起來也不到二十萬,而且都是新建軍團,新兵數量占據一半還多,在經濟基礎上更是沒法與帝國傾注了數年心血,幾千萬金幣砸下去建起的西北西南地區相比,唯一還算有點經濟實力的也就是普套地區,也隻是依靠海貿發展起來的畸形兒,要想真正成為一個足以鼎定一方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與帝國北段人口密集,城鎮如蛛網密布相比,帝國南段堪稱是地廣人稀,連續經曆戰亂破國的剛非人口,從原來鼎盛時期的三千多萬,已經銳減到兩千萬,短短的幾年,剛非地區的一千萬人口就這樣沒了,剩下的都逃去了南方,曾經繁華的北部近乎白地,帝國大軍白日行軍所過,看見的是冬日殘陽下的草間白骨,廢棄村莊,就算是偶爾見到一座城市,也隻有斷壁殘垣延綿數裏,其遭遇戰爭浩劫的程度可見一斑,
但是在戰略上,將軍們也不得不承認,這場浩劫竟然造出了一個令人生畏的戰略縱深,那就是剛非北部荒野連綿千裏大平原,十餘萬聯軍走了一個多月,還是在沒有交戰的情況下,也隻是摸到了中間分界的埃德加一線,也就是說,對於騎軍缺乏的中歐巴羅人來說,要想漫過這片平原之地,最少需要一個半月,這還打什麼仗?軍心士氣都給磨平了!更不要說支撐這十幾萬軍隊的後勤線是多麼的薄弱
在這片平原上,沒有騎兵作為主力的中歐巴羅諸國從一開始就是劣勢,沒往前一百裏,危險就增加一百裏,一旦崩盤就是災難,聯軍主力潰散,俘獲將近八萬人,摧垮了聯軍能夠動用的最大攻擊兵力,從戰略上扭轉劣勢,讓聯軍數月努力全部付之流水,都是建立在這個巨大戰略縱深上的,但是擊潰聯軍主力後,獵鷹陛下並沒有采取大舉壓境的策略,而是將大軍攻擊線停止與距離邊界還有兩百裏的奧拉羅斯地區,隻是放出上千精銳斥候將聯軍在邊界線上來回流動,就有點令將軍們看不懂了
大軍急進,摧垮聯軍在邊界上的阻擋,一舉殺入聯軍國內,那才叫爽快呢,在這裏停頓下來算什麼?將軍們有些難以理解,但是坐在左側上首位置的伯蘭特邦妮卻是知道的,大軍留而不發,是因為這場戰爭已經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