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一品李閥,也扛不住,不得不取消送李月華入宮的打算,而且立刻宣布將李月華剔除出李氏族譜,下天牢,交由帝國專職的堂名閣審理此案,因為李月華的右手腕上有一道長約五六厘米的紅線胎記,所以此案也被稱為紅線案,
就在審理前一天,李月華在牢中被自己部下冒死救走,張閥立刻派出無數高手攔截,想要將此女以逃犯身份斬殺在野外,
據說雙方千裏血戰,張閥身為將門首位,麾下也都是軍中高手,殺人追蹤的技巧爐火純青,死死咬住不放,按道理是應該占盡上風才對,救走李月華的人是諜報司的人,要說刺探情報,搞搞暗殺還行,怎麼可能是正規軍人的對手,
可是結果完全出人意料,敗北的竟然是張閥
損失了一品高手三人,兩品高手十七人,帶隊的張龍深受重傷,灰溜溜的回來,以至於兩個月後的當年秋季軍中大比,張閥表現平平,被皇帝狠狠的斥責了一番,
對方雖然部下幾乎死絕,但卻硬是拚著一口氣衝入了西南,有西軍龍家的庇護,潛入了茫茫群山失去了蹤跡,朝堂上的各方勢力都是明眼人,怎麼會看不清,這根本就是兩大門閥的戰爭,沒有硝煙,但一樣血流成河,那些所謂的李月華部下裏邊,其中隻怕大部分怕都是李閥的人,要知道就算是中比亞帝京的諜報總司,坐鎮的一品高手也隻有四個,憑什麼李月華的那些小蝦米屬下,就能夠與張閥那些從軍中籠絡而來的精銳高手一戰?
張閥實力大損,李閥何嚐不是最有名的四個一品,無緣無故消失了兩個!最重要的問題是,因為這次兩大閥門的戰爭久怨,一年後草原軍南下,武臣之首的張閥帶領奉承彰武軍迎戰,李閥漠然冷視,多次在朝堂上對於武臣的作戰不利大加抨擊,最終逼迫的張閥當代家主,也就是中比亞軍部閣主張從雲,與草原軍在帝京城外七十裏的長庭河道會戰,曆時兩個月,中比亞軍慘敗,奉承彰武軍崩潰,戰死三十餘萬,潰軍無數,無數屍體甚至堵住了五十米寬的長庭河,主帥張從雲在絕望中自刎,
皇帝震怒,剝奪了張閥一品的品階,四大一品中張閥走下了神壇,帝京浩劫,張閥徹底隕落,除了少部分婦孺隨朝堂南下,其他大部分張閥子弟都戰死在帝京,所以現在的中比亞,四大門閥,已經隻剩下了三個,張閥,已經隻是一個名詞,一群孤兒老小,能夠活著就是不錯了,
在李閥的府邸內,老宰相李太神色嚴肅的將手中那份禮單重重壓在桌子上,細細看了一遍又一遍,渾身忍不住都有些抖動起來,一種最為深沉的震撼彌漫心間,關鍵時刻,還是女兒貼心,竟然不犧冒險,也要來杭臨一趟,看似是代表帝國出使,其實何嚐不是在告誡中比亞的皇帝,李閥在西陸也是有相當力量的,
李月華沒死,李太早就知道了,甚至這次提出讓宋族入西南,就是李月華的密信裏提出的,
四大門閥,自從張閥死在了帝京,李太就感覺到了危機,李閥與張閥鬥了那麼多年,雖然是各有勝負,其實何嚐不知道這是皇帝所樂意看見的,一個是文臣之首,一個是武將門麵,唐閥本就是皇帝心腹,坐在龍椅上,看著文武大臣相互製衡的鬧劇,實際上用唐閥將帝國經濟和軍事後勤都掌握在手中,就是皇帝坐穩朝堂的基礎,
可是現在張閥完了,李太盡可能的裝出一副老太龍鍾的樣子,在朝堂上也是倚老賣老的半睡半眯,裝傻充愣,就是希望皇帝能夠網開一麵,但是很明顯,這位丟了帝京的年輕皇帝,內心是已經有了真正消滅一品門閥的打算,皇帝看向自己的目光已經開始有了殺機,
張閥的隕落,皇帝才開始有能力整合軍隊,直接插手到了帝**務,如果再找機會除了李閥,那麼這位皇帝就有可能真正將所有權力都握在手裏,要知道,四大門閥的勢力已經有了數百年,甚至在中比亞建國之前,所以從第一代中比亞皇帝開始,就從來沒有真正將帝國權力握在手中過,帝國的權力,一直都是掌握在以四大門閥為首的上千個世家手中,朝堂南遷,動搖的不僅僅是中比亞皇帝的威望,還有世家們數百年的根基也被草原人一下鏟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