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帝國海軍部轉送的報告,讓正在盤算著怎麼整頓伊斯坦總督的瓦裏西恩有些犯難,不要看自己身為帝國駐伊斯坦地區的最高武將,手握帝國數十萬大軍,居高臨下,虎視整個南部無人敢抬頭,可是真正到了需要調動大軍的時候,沒有獵鷹陛下的命令,這數十萬大軍根本就無法調動,埃羅帝國對亞丁開戰,瓦裏西恩本能的從裏邊嗅到了機會,可是來自獵鷹陛下的命令,卻是“靜觀其變,沒有命令,絕對不能擅自出兵!”
這完全不符合獵鷹陛下,以往見到好處一定咬一口的作風,獵鷹陛下命令中的“變”在何處?
瓦裏西恩隻能按捺住心裏的熱切,將目光釘在科妮莉亞戰場上,看著埃羅帝國三十萬大軍猛撲科妮莉亞地區,看著亞丁軍瘋狂救援,一條長度三百裏的科妮莉亞長廊,兩軍兵力總和近五十萬絞殺在一起,都快打成了狗血長廊,最終埃羅人才在一個月後艱難的鼎定戰局,亞丁人不甘心的撤離
瓦裏西恩才算是看明白了,埃羅軍的目標就不是孤懸一地的科妮莉亞,而是亞丁方麵救援的十幾萬邊軍主力
如果進攻科妮莉亞的是埃羅軍的目的,拿下科妮莉亞連半個月都不要,而埃羅軍的進攻從一開始就表現的迅速非常,可謂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典範,絕對是籌謀已久的行動,十萬叛軍開入,隨後打著討伐旗號的部隊切入,一環扣這一環,可是亞丁人一出動,情況立刻就變了,十萬叛軍明明可以很快就一口氣打到科妮莉亞城下,卻故意拖慢了進程,後麵切入的埃羅軍反而將大軍一線疊嶂鋪開,犬牙交錯,明顯就是打著織網捕獵的把戲,最後對後勤線路的致命一擊,如果不是亞丁邊軍跑得快,十幾萬人都要被埃羅軍團滅
“此報告立即轉送陛下!”
瓦裏西恩神色嚴肅的將手中的報告折疊好,交給進來的副官,前來報到的伊斯坦總督們已經到了七七八八,這是時候,瓦裏西恩才感覺出獵鷹陛下這一手的毒辣很倔,北方難以管轄,是因為這些總督在,那是他們的地盤,現在將這些總督們從原來的地區調出來,想要怎麼做還不是帝國的意思,
將集合地點設置在南方的剛瓦,在南方的總督們還好一些,路程近的三四天,遠的七八天,總是能夠趕到的,可是北方的總督們就有些叫苦連天了,從伊斯坦北部到南部,就算是騎上最快的馬,也是十一二天的路程,連續在馬背上顛簸十幾天,就算是鋼鐵打造的壯漢,屁股也要顛成幾塊,
何況伊斯坦北部是伊斯坦帝國的核心地區,文職官員擔任總督的比例要遠遠高於南方,可以想象,在漫天風雪中一群文職苦哈哈的裹挾風雪南下,到達了剛瓦,隻怕也是丟了大半條命,冰天雪地裏,冷的半死不活,隻求盡快能到了地方,什麼討價還價的盤算,什麼銳氣,都不知道丟到什麼地方去了,所謂限期其實就是給北方的總督們的警告,隻要過時不到,帝國自然可以有正當理由就地撤掉不服管的北方總督們
接到瓦裏西恩加急報告的胖子,並沒有插手埃羅帝國與亞丁人戰爭的打算,帝國不是救世主,而且埃羅人與亞丁人的戰爭這潭水也太渾,埃羅帝國在打著深入亞丁王國腹地的主意,亞丁人何嚐不是打著引誘埃羅軍深入的打算,否則十幾萬邊軍撤離的那麼及時,兩個國家已經相互交鋒百年,誰還不了解誰?如果亞丁王國如此容易就被滅掉,那亞丁王國早就被滅掉多少次了,隻是埃羅皇帝有些太過於自信和急切,否則未必就看不出一些蛛絲馬跡來,
胖子現在是全力布局帝國銀行方麵的事務,軍事擴張畢竟是有限的,而且牽動的方麵態度,一戰打下來,數十萬大軍的調動消耗,破壞地區的重建,怎麼都不如直接從經濟上擴張更好一些,
南部強國現在都是自顧不暇,這些中小國家實力的迅速擴張,同時也觸動了周邊國家的危機感,你擴展部隊,我也擴展部隊,你購買武器,我也購買武器,無形中引起了整片地區的軍事競賽,一些窮困的小國,為了不被這種競賽所擊垮,已經開始在私下販賣王室珠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