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20 文明(二)(1 / 3)

宋魯一身青色長袍,迎著四月溫煦的海風,站在海岸邊上,目不轉睛的看著遠處拖著一道長長的白色水線進入港口的帝國龍牙戰艦,目光中閃過一種莫名的神色,龍牙戰艦的小體格讓這位宋族的三號人物感到很失望

在中比亞人的慣有思維裏,戰艦的體型與戰鬥力成正比,越是強大的戰艦就越應是令人仰望的存在,能夠馳騁大海的船隊,就應是那種猶如巨大堡壘一樣的戰船才對,眼前的這種頂死算是中型戰艦的帝國戰艦算什麼?虧得帝國人還將自己的戰艦吹上了天,說是縱橫內海地區無敵手,其實聽聽內海兩個字就知道,能夠以”內“為名稱點綴的海,估計也就是比湖大一點,怎麼能夠跟波濤洶湧的中比亞南部海比

帝國海軍的戰艦放到中比亞南部海,就是個笑話,亞丁人的戰艦自己是見過的,那是真正的高大,最大的那種簡直就像是一座城在海上移動,這樣的亞丁海軍,怎麼會是弱小的帝國海軍能夠抗衡的,這就難怪這段時間,亞丁人在南部海岸劫掠各種物資糧食,而帝國海軍卻躲著連一點反應都沒有,家族這次算是虧了,答應與帝國聯合構建船隊,甚至放出南部海岸的一些地區,本以為引進的是一頭凶猛的獅子,誰知道頂多算是頭土狗!

不過帝國人的建造工程的速度是令人吃驚的,原本是一片亂石灘的岸線,夾彎一樣的沙地,隻是短短一個多月的休整,在帝國人神奇的吊輪下,一個巨大的天然優良港口已經出現在眼前,雖然宋魯對於海軍港的概念相當模糊,但並不影響這位經驗豐富的宋族三號人物對於眼前地勢的判斷,在送回宋族的報告裏,宋魯好不掩飾對帝國建造速度的驚歎,特別是提到了一種叫滑輪的工具,

也直言帝國人正在海灣兩側凸起高聳崖壁上修建的所謂炮台,就像是兩道巨大的鉗子,居高臨下,虎視整個海灣地區,是真正的防禦重地,三個臨時構建的船塢,雖然還不具備獨立造艦的能力,但是用於臨時修理已經足夠,雖然還不知道帝國人到底是怎麼盤算,但是從水道上遊而來的帝國戰艦的數量已經突破了二十五艘,除了船體是沿著河道而下,還有大批的物資也由商船運輸而來,

水路運輸的優勢正在展現,中比亞南部群山讓陸路崎嶇難行,對於水路卻是暢通無阻,作為負責協調帝國船隻由內河進入南部沿海的總協調人,宋魯幾乎是全程看著這些帝國戰,是如何從上遊流轉而下,是怎麼從西南河道轉入南部河道,最後抵達出海口,雖然一些河道進行了擴寬,但是激流淺灘比比皆是,而帝國戰艦船體上特有的猶如蜈蚣腳一樣的翻漿,在激浪翻滾的南方河道中竟然擁有令人震驚的機動力,即使是逆水的情況下,也能夠迅速通過

這讓宋魯大開眼界,雖熱帝國龍牙戰艦的小體格讓他看不上眼,但是帝國戰艦的新奇設計卻讓大開眼界,如果宋族的海船也裝上類似的劃槳,那不是就可以逆流而上,直入西南!甚至沿著河道朝著更遠的地方開進,比如,中比亞新京臨航!

想到這裏,宋魯的眼睛亮的怕人,甚至是炙熱,南部山民依靠群山而得以生生不息,同樣也因為群山而自我囚禁,雖然群山間河道縱橫,但是水流都是朝著南部海岸而去,完全沒法成為運輸線,如果真的如帝國戰艦那樣給宋族船隻裝上逆流而上的劃槳,上千年來因為山地阻礙而困守的局麵,就有可能因此而打破,宋魯能夠因為這樣的想法而激動,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

南部山地本就是河道縱橫的地帶,但是偏偏處於整個中比亞水係統的下遊地帶,天然便是處於上遊的受威脅位置,

中比亞朝堂之所以能夠用西南震懾南方山地,就因為西南河道占據著南方山道的上遊地帶,隻要南部山地有所異動,從西南河道順流而下的大軍就會將南部變成一片血海,數十年來,鎮壓的南方山民不敢北擴的瀘州軍,鳳舞軍,也是因為瀘州之地的瀘水由北向南彙入南方山地,隻要沿著這些河道南下,南方山民依為屏障的群山就是擺設,那些山民辛苦建造的木質村寨,完全無法抵擋住全副武裝的中比亞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