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變遷,就如風行草偃,相比於前家主龍陽的孤傲大義,現任家主龍破從新調整後的龍家,明顯更讓龍雪山這樣的龍家大將感到有振奮,兩人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一個是為中比亞而戰,另外一個則隻是為了龍家而戰,
問題是,如此亂世,西南龍家顧不了整個中比亞!
就像中比亞新京臨杭被草原軍攻破,數十萬臨杭人被屠殺,很多人都唾罵龍家坐擁重兵,卻在在也耶律家南下之時,沒有從西南派兵,冷眼旁觀,坐看臨杭被破,但又有幾個人知道,龍家為中比亞所做出的犧牲,曾經是是何等的慘烈,
一代中比亞名將,上任龍家西軍之主龍陽死在了燕州,已經讓龍家不得不收攏起憐憫心
當初龍陽希望能夠為中比亞守住最後一縷反擊的可能,結果是數萬龍家戰士死戰燕州,自己也身死燕州的悲慘,龍雪山現在都還記得,自己以龍家特使的身份抵達新京臨杭,將此消息帶給朝堂諸公,其中景象,是何等的令人寒心
每次想起當時的場麵,龍雪山的心在滴血
龍陽是為中比亞而死的,可是僅僅因為所謂的違背了朝堂割讓燕州的命令,在死後沒有連一個應有的尊號都沒有,還將龍家原本的二品門第,降為三品,這是羞辱,**裸的羞辱,
在朝堂眾多大臣竟然無人為龍家說一句公道話,反而朝堂上還有大臣,對龍家嚴厲指責,恨不得將耶律家對朝堂地區展開猛烈的攻擊,都歸罪到龍家身上
“如果不是龍陽任意妄為,在燕州重創了耶律家,耶律家怎麼會將將怒火到發泄到了中比亞朝堂的頭上,甚至連原本已經談妥的條件,都被加了兩倍,這都是龍家的過錯,違背陛下旨意的不尊之人,給中比亞帶來如此災難的人,死後竟然還想要什麼陛下賜予尊號?隻是將其二名等階降為三品,已經是無上恩典了!”
這些人,難道就沒有一個明眼的人嗎?
耶律家南下,橫穿燕州就已經差點垮了,進入帝京平原後,更是拖著沉重的包袱,就是來尋死的,所帶的草原部族雖然有三十萬之多,但是排除其中不堪征戰的老弱婦孺,頂死了也就是十餘萬的可以用來征戰的力量,而這些已經疲憊不堪的草原軍,其所麵對的是什麼,是朝堂方麵臥薪嚐膽組建起來的數十萬新軍,是已經完成整備的老兵精銳,怎麼看,此戰,朝堂方麵都是占足了優勢,如果發揮的好,甚至還能夠通過這一場大捷來重整中比亞的國威
這是何等好的局麵,這簡直就是送上來的,可是偏偏,中比亞就是一敗塗地,朝堂方麵已經被打寒膽子,軍部各屬各懷心思,都想著保存自己的力量,稍微遭遇損失,就立即想到了放棄帝京平原,
耶律家南下之戰,應該是一路苦戰不堪才對,而不是如颶風橫掃,以十餘萬疲憊之軍,打垮了中比亞朝堂親自坐鎮指揮的四十萬大軍,可就算如此,隻要龍家還控製著燕州,斷了耶律家從草原獲取人力部族的道路,這場消耗戰,就絕對會有翻盤的時候
隨同耶律家南下的草原人就是三十萬,戰死了一個就少一個,十餘萬的兵力,一連串的苦戰打下來,最後還能剩下多少?
可是沒有用啊,
中比亞皇帝看見擋不住耶律家,為了讓耶律家攻擊的矛頭轉開,竟然直接就是落井下石,下令燕州割讓給了耶律家,最終導致龍家軍在無任何支援的情況下,在十餘萬耶律家大軍和南下王庭軍的兩麵夾擊中,
燕州失守,多少龍家之地血灑燕州
燕州,這個支撐了中比亞數百年繁華之世的屏障,都被中比亞朝堂丟棄了,就是因為燕州落入草原人手中,北方草原與中比亞地區暢通無阻,從北方草原滾滾南下的草原人,猶如蝗蟲一樣,在這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裏,迅速超過了百萬之數,滾滾彙入中比亞大地後展開的破壞和掠奪,是當初耶律家南下所帶破壞力的是多少倍,最終壓製中比亞再無絲毫能夠翻盤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