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火彌漫,亂世動蕩
歐巴羅南部這場讓後世曆史學家稱為“天枰”的大戰餘波終於走到了最後,也是最為激烈,最為嚴酷的尾聲!在曆史學家的眼中,魯提亞子堡會戰雖然導致了埃羅皇帝戰死,二十萬大軍戰敗,但距離埃羅帝國崩塌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
“魯提亞子堡慘敗後,埃羅帝國方麵依然擁有沒有卷入戰鬥的埃羅東部邊軍精銳十萬以上,有埃羅人傾注了無數心血和人力,防禦完備的埃羅王都,還有埃羅王都內數十萬的埃羅人作為後勤保障和補充兵員,放眼教團軍和帝國聯軍方麵,總數加起來也不過就是十萬兵力,這還是教團軍連營地內的傷兵都全部算上的結果,這樣的對比力量,無論從哪一個方麵看,埃羅帝國依然還是占據著優勢,隻要將戰爭拖入寒冬,就算不能收複失地,將戰爭拖到第二年春絕不是問題,
可是變化的神奇就在於此
誰也沒想到,魯提亞子堡會戰慘敗,特別是皇帝戰死的羞辱,導致埃羅東部邊軍統帥卡布林在惱羞成怒下,下達的命令不是全軍回防王都,而是大軍傾巢而出的複仇,就這樣本來可以讓埃羅帝國平穩渡過這次危機的最後一道保障失去了,
十萬本就長途疲憊的埃羅東部邊軍,在連一刻的休息都沒有的情況下,強行軍三十裏擊敗教團軍阻擋之後,馬不停蹄的轉向已經構建了強大防線,並且調動了整個帝國海軍作為攻擊力量的帝國埃羅港,正是因為這一命令,最終導致了埃羅帝國最後的一支重兵集群在埃羅港遭到毀滅性打擊“
”短短兩天之內,雄霸南方的埃羅帝國三十萬大軍損失殆盡,埃羅軍方多年來培養的優秀指揮官階層集團性損失,中隊長以上的中層軍官戰死率更是高達四分之三,就算是底蘊深厚的埃羅帝國,一樣也承擔不起如此沉重的損失,麵對咄咄進逼的教團與帝國聯軍,連五千護衛兵力都無法聚集的埃羅王室慘淡中不得已選擇南遷,拱手讓出埃羅王都這道上下埃羅的閘門,至此,埃羅王室再未返回過上埃羅!“----帝國戰爭史第五卷第七章《亂火奔流》
寒風撲麵,刮在臉上猶如刀割一般,
埃羅東部軍統帥卡布林騎在戰馬上,目光落在前方散亂列陣的教團軍身上,握著戰馬韁繩的手緊了緊,戰旗被風吹得在頭頂上啪啪直響,沉默的氣氛隆重在整個埃羅東部大軍身上,無論是將軍們還是士兵的眼睛都是紅鼓鼓的,他們是從魯提亞子堡方向一路而來,沿途所見埃羅士兵屍體漫山遍野鋪滿大地的景象,無數被踐踏在泥水中的埃羅團隊旗幟,更是讓所有人的大腦感到恍惚,很快他們就認出來,其中的不少軍旗竟然都是東部邊軍的團隊旗
完了,全死在這裏了!,埃羅東部邊軍的臉色都相當難看,同為在東部荒涼邊界上共同作戰的同伴,隻是短短數個小時的差距,竟然就已經是生死!數萬的東部邊軍啊,其中不少都是精銳中的精銳,都死在這裏了!
當已經淩亂成為碎片一般的埃羅皇帝的王旗最終在一片屍體堆裏找到的時候,東部邊軍副統帥卡布林內心的最後一點僥幸都沒有了,埃羅將軍們的臉色更是慘白,王旗隕落,代表著整個王室禁衛軍的團滅,而根據那名被斥候帶回來的禁衛軍官所說情況,當時禁衛軍本陣遭遇了數倍騎兵的強力衝擊,怕是皇帝陛下都已經。。。。。。。
“就是短短的數個小時。。。。。。”
東部邊軍的將軍們感到一陣懊惱羞憤,
因為此刻他們也已經清醒過來,這明顯就是上當了啊,當夜突然遭遇騎兵突襲就是一個圈套,對方的目的毫無疑問就是要讓自己朝著魯提亞子堡靠近的腳步暫停下來,而後在中途用騎兵集群獵殺本方派出前去魯提亞子堡報信的訊騎兵,就是這短短的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差,卻成為了整個大會戰慘敗的主因,
對方就是利用自己與皇帝大軍之間的空檔,利用六七個小時的時間差,以兩到三萬人的騎兵精銳突然切入,在王室禁衛軍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利用數倍的騎兵對整個埃羅王室禁衛軍展開碾壓,最終斬殺了皇帝陛下,導致整個戰局崩壞,無力挽回!這還是人嗎!對方在這次會戰中所展現出來的戰略能力,已經到了非人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