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雨如絲,臨近黃昏,這場雨從內海南部而來,橫跨了內海,又將對麵的費珊地區變成了一片泥濘,一艘體型寬闊商船開入前方的費珊地區的港口,在港口內已經停靠了密密麻麻的各種船隻,這些商船大多都是來自內海對麵的黃金港埃羅港,剛剛帝國海軍部頒布了航海令,要求所有來往東部海岸的商船,都必須經過在費珊地區中轉補給才能繼續向西,開入中歐巴羅地區海域,這樣的命令一下,費珊海岸地區的商船一下數量爆炸
保守估計,每天最少有三百艘以上的商船在費珊海岸一線停靠,這些突然暴增的商船,所帶來的商品,所帶來的商機,對於費珊沿海一線來說可謂是巨大,被譽為帝國政令遺忘之地的費珊,一下原本貧瘠地區變成了連通內海兩方海岸的樞紐中心,
商船隊連綿不絕,擴建港口的燈火日夜不息
對於沿海城市的費珊人來說,這場雨就像是冬季即將過去的征兆,雖然天空中還在下雨,但是街道上已經是人流如織,絲毫沒有受到天氣的影響,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原本沉悶低迷的氣氛也是一掃而空,
大批量到來的商船,不但讓港口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崗位,而且港口的擴展工程也吸納了大批的費珊流民,大批來自帝國的商會也蜂擁而至,現在的費珊很貧瘠,但是潛力無限,帝國即將大力發展費珊的趨勢已經是躍然紙上,有了帝國海軍如此的命令,有曾經的帝國第一重臣普拉伊斯的任命,等到費珊沿海發展起來再後知後覺,所付出的代價無疑會非常巨大,
“費珊海岸地區會成為第二個裏斯本托,成為與南方埃羅港並立與內海兩側的黃金雙子”這可是從帝國海軍內部有權威人士所出來的,從貴族叛亂平息後,一向給人殘暴影響的帝國,首次寬恕了所有投降的費珊貴族就可以看出,帝國皇帝對於費珊即將有大行動
如果不是帝國皇帝,誰敢將一場腥風血雨變成了潤物無聲的春雨,帝國剛剛任命的費珊地區的新總督普拉伊斯,更是這位帝國皇帝的心腹重臣,被皇帝再次啟用,而且一下就將費珊和伊斯坦兩大地區歸入其管理,對於整個帝國軍政兩界來說,都是一場地震!
普拉伊斯是帝國老臣,從帝國統一戰時代起就跟隨在皇帝身邊,女兒更是帝國十大王妃之一,帝國內芮爾典派係的扛鼎人物,如果不是兩年前出了意外,必然就是帝國宰相的首要人選,皇帝在這兩年爆發式的擴張,連續起用了東西兩庭,啟用高盧帝國的墨菲家,中比亞地區的嶽山,李月華等一係列帝國新貴,為帝國開疆擴土,要說帝國原來的老派裏邊沒有說辭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兩年前的那一次爆發,可謂是觸動了皇帝的底線,甚至連普拉伊斯這樣的心腹中的心腹都是一擼到底,對於原屬於伊卡迪瓦大陸各勢力來說,也是一場地震般的波動,這兩年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就連芮爾典長公主都低調了很多,遠不如東西兩庭的長公主風光無限,各自在戰場上出盡了風頭,
而現在,皇帝從新啟用普拉伊斯,這意味著皇帝已經翻過了那一頁,兩年前的事,也就不在追究了!普拉伊斯入主費珊,對於帝國原芮爾典派係來說,更是一件大事,帝國各大勢力,東西兩庭有北方草原,有長牆之外的千裏沃野,有昂納錯大沼澤,僅僅帝國軍團級的人物就占了四個,麾下重兵更是達二十萬,充當著皇帝麾下金牌打手的位置,
僅次於帝國五個一線軍團長,山地多羅克人雖然在軍界表現平平,但是受到多澤的影響,多羅克人政客頻出,在帝國政界卻是舉足輕重
帝國在歐巴羅地區每三個地區政務官裏,必然有一名是多羅克人,薩蘭德人雖然被皇帝一再打壓,將聖教徹底變成了帝國王權的點綴,但是依然保留著薩蘭德島這塊自留地,而且薩蘭德人的天空教被皇帝提高到了國教的高度,遍及帝國各大城市,在帝國科教文衛領域可謂是一枝獨秀
就連當初死扛皇帝,最後才不得已投降的諾德派係,現在都有南部費澤的沿海地區作為其勢力範圍,帝國在費澤地區的南方第二軍團,在費澤地區就像是土皇帝一樣,八萬諾德戰軍磨劍南指,南方諸國人人淨距
而作為曾經最強勢力的芮爾典人,當初壓製諸國的芮爾典,現在就尷尬了,帝國在歐巴羅地區打的風生水起,滅國無數,地盤擴展了數倍,可是芮爾典卻是連一個能夠拿出手的地區都沒有,兩年前芮爾典派係鼓動公主殿下想要搶占南方潛力無限的裏斯本托,其實也是被逼急了,沒想到觸動了皇帝的底線,被皇帝將伸出手的一棍子打回來,而且還連帶最為重要的支柱人物普拉伊斯搭了進去,可謂是淒慘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