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王國,基加桑地區
乳白色的晨曦才緩緩地從東方透露出來,猶如一道驅趕向前的線條,照耀在基加桑的潮濕土地上,與氣候普遍幹燥的馬丁利牙大草原不同,哈維王國的版圖主要是在羅格大沼澤和讚基亞橫貫山脈之間的這片地區,一半是潮濕鬆的茂密林地,另一半則是連綿起伏的群山之地,在高大的山脈頂端,
即使是五月,還能夠看見積雪沒有完全的融化,還殘留著薄薄的一層,反射著懾人的白光,而在山脈腳下,茂密如地毯一般的野草在隨著風拂動,夜晚凝結的顆顆滾圓的露珠,在草葉上搖搖欲墜,散發出五顏六色的光芒,讓眼前的土地充滿了一片生機盎然,
這是一片美麗的土地,但是對於居住在這片土地上的哈維人來說,這裏所代表的卻是貧瘠
潮濕的土壤看似能夠有利於農作物生長,而事實上因為巨大的攢基亞橫貫山脈的巨大隆起,阻擋了來自南麵的暖風,所以這裏的季節比其他地區都要晚上一兩個月,而日光照射的時間又偏偏要比其他地區少了一個月,在其他地區已經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這裏還在沐浴在寒風咧咧中,然後直接越過了春季進入了炎炎夏季,等到其他地區進入秋季,這裏還是夏季,然後直接就進入了寒冬,也就是說,這裏是沒有春季和秋季的,要麼就是炎炎夏日,要麼就是寒風怒號,對於農作物生長來說,還沒來及成熟就一下進入了凋零,
哈維人的主要農作物是一種被稱為顆麥的高寒地植物,口感苦澀而且還產量不高,必須精心嗬護,才能在冬季寒風掃蕩之前得到一部分收獲,結果往往是花了十分的精力,卻隻有三到四分的收獲,因此哈維王國一半以上的糧食都來自從北麵教團國的進口,
從教團國進口糧食所花費的財力,幾乎占了哈維王國二分之一以上,而教團國方麵的肆意抬價,更是讓哈維王國付出過相當慘烈的代價,幾乎教團國的每一次抬高糧食價格,對於哈維王國來說,都意味著一場浩劫,最為慘烈的一次是六十七年前,一場大旱席卷南歐巴羅,教團國比鄰海洋,而且主要產糧區也在北麵海洋暖風影響之下,所以影響不大,但是哈維王國就不同了,幾乎是全國絕收,結果教團國就趁著南方大旱災的機會,逼迫哈維王國以靠近教團國的兩個行省作為換糧條件
哈維王國給予拒絕後,教團國單方麵關閉邊界上的交易市場,並且將所有的糧食商人全部撤走,僅僅一個冬季,哈維人就有一百多萬人因為缺糧而凍死,餓死,要知道當時的哈維王國總人口才不過五六百萬人,平均是三個人裏邊就有一個人餓死,最後哈維王國不得不低下頭,同意將兩個行省割讓給教團國,教團國因此而將南部地區向哈維王國方向擴展了三百多裏,將哈維王國唯一向北伸出的觸角徹底斬斷,隨後的數十年裏,哈維王國都在飽嚐了仰人鼻息的悲涼境地
數次抵抗埃羅人的戰爭,教團國都是將哈維人當成炮灰頂在最前麵,因此而死去的哈維人,前前後後怕是幾十萬都有的
在教團國方麵來看,是自己養活了哈維人,哈維人應該對自己感恩戴德,隨同教團國與埃羅帝國作戰是理所當然,而在哈維人眼裏,教團國就像是一個咬住自己咽喉的吸血鬼,不僅僅壓榨哈維王國的最後一個銅板,還不斷將哈維王國的男子消耗在戰場上,製造了一大批的寡婦,而這些寡婦的孩子長大後,會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教團國,也就可想而知,這也是哈維人為什麼一找到機會,就毫不猶豫的狠插了教團國一刀的原因
這一次,哈維人不僅重新奪回了當初被割讓出去的兩個行省,而且還將教團國南部大部分都收入自己囊中,雖然教團國南部也是多山地區,但至少是打開了通往北麵的道路,哈維王國終於不需要買個小物品都必須向教團國交付高昂稅收,也不需要為了將特產運出去,還需要看教團國方麵的臉色,可謂是舉國振奮,然而,哈維人的高興還沒來及維持多久,邊界地區就被馬丁利牙人的血色瘋狂所席卷,五月七日,同為南方聯盟的馬丁利牙王國宣布哈維人襲殺伊爾族領主魯亞,要求哈維人交出凶手,同時,在哈維方麵剛剛得到消息的時刻,五萬精銳的馬丁利牙騎兵就已經急不可耐的如同潮水一般漫過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