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5 迷霧黎明(二)(1 / 3)

五月份的費珊海岸,從海麵上麵升騰起來的水蒸氣,將一座座緊靠大海的城市,村莊,籠罩在朦朧的煙霧中,看起來好像白色霧氣上的天國,費珊地區的氣候本來就是海洋暖流與山地氣候的雜合體,一年中的氣溫差也並不是很大,最高的溫度不會超過三十五度,最低溫度也就是五度,因為不會到零度,或者更低,所以費珊海岸線即使是在冬季也不會凍結

費珊王國作為最早孕育了海洋文明的國度之一,費珊海軍曾經一度稱霸內海東部數十年,直到斯特蘭特海國海軍崛起,重創了費珊海軍,費珊王國在海洋發展方麵的國策才從新回到陸地上,而帝國從新將費珊地區打造成為內海東部最大的海洋貿易中轉站,讓這片本就是最為合適發展海運貿易的地區煥發出全新的魅力

早晨的空氣很清新,在霧氣中,似乎能夠滲入每個人的心扉,帶來一天的舒適愜意。將手中的文件合並上,黑發青年在棕紅色的長靠椅上伸展了一個懶腰,透過窗戶可以看見一座長約數百米的湖泊就圍繞在四周,四麵都是湖水環繞,一座外麵看起來並不算奢華的四層別墅就在湖泊中間的島嶼上,如果仔細看,就會發現這裏的湖泊並不是天然形成的,而是有著明顯人工開鑿的跡象,這裏就是費珊海岸地區曾經最為有名的前費珊海軍大本營所在地

就在五十年前,費珊海軍縱橫內海東部的時代,這座花費了巨大人力挖掘而出的人工湖泊四周擁有四座能夠建造大型戰艦的船塢,十七座各種類型的輔助船塢,沿著河湖泊向東方向就可以看見一條寬闊的水道向前奔湧,卷起如雪一般的激浪,這條水道的最終出口就是費珊海

費珊海軍在這裏建造戰艦,然後沿著水道開入費珊海,這裏曾經戰艦如雲,桅杆如林,這裏聚集戰艦最多的記錄是七十六艘戰艦同時停靠在這座人工挖掘的湖泊內部,超過七千多的水手和六千多造船工匠在這裏來往忙碌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裏是費珊開始自己風雲時代的起點,隻是隨著費珊海軍的最後覆滅,最終這裏成了一座空蕩蕩的人工湖,除了美麗之外,再無當初一絲一毫海洋大國崢嶸的氣息,甚至連費珊人自己都不怎麼記得曾經有這麼一個地方,但是作為曾經費珊海軍最大的對手,斯特蘭特海國的提督們是記得這裏的,甚至不少斯特蘭特海軍提督將這裏恭敬的稱之為海軍之巢,在審閱過海軍方麵的提案後,黑發皇帝還決定親自來這裏看一看

巨大的人工湖泊,因為處於海岸內部,停入這裏的船隻完全不會受到大海方麵的影響,非常適合體型較小的帝國風帆龍牙級戰艦的停靠,從這裏開出去的帝國海軍龍牙戰艦隻需要兩天時間就可以抵達內海另外一麵埃羅北部的開羅黃金港口,當然如果僅僅是如此,是不可能讓帝國皇帝親臨考察的,

在房間的牆壁上,懸掛著一張長寬都是兩米的巨大歐巴羅地圖,這份這個時代最為精準的地圖囊括了目前所知的整個南北歐巴羅大陸地區,中間一條拉長葫蘆般的碧藍色地區就是內海,在地圖下半部代表南歐巴羅埃羅北麵的一個倒灌三角口的位置,一個大大的紅圈霍然標記在上麵,而從費珊海岸的某一個位置上,一條弧形的紅線從北向南,最終落在倒灌三角口的紅圈上,那是埃羅北部的入海口,旁邊就是被譽為黃金港的開羅港

如果由費珊沿海地區天頂方向俯瞰看過去,這處湖泊的位置正是費珊海岸線向東麵延伸之處的邊沿部份,與內海對麵的開羅黃金港口,正好構成的三角形地帶的項點附近。從費珊海岸開出的艦隊可以在兩天內抵達埃羅北部的入海口,進入南北埃羅的大河道,最後進入迷霧之海,此時的迷霧之海,已經不是一年多前,帝國才剛剛接觸迷霧之海的情況下

“基本可以確定,迷霧之海的迷霧範圍隻有三百裏左右,超過三百裏,與一般正常海域沒有區別,而且在升起熱氣球的情況下,艦隊橫穿迷霧之海不是很困難的一件事,真正困難的是速度,如何在亞丁方麵警覺之前,橫穿迷霧之海的三百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