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1 帝國來襲(六)(1 / 3)

大綠洲,司亞木台地

地勢要比整個周邊都高一些,在地勢上,作為大綠洲中唯一的一塊高地地勢,從西麵而來的黃沙受到綠洲外圍高地地勢的阻擋,形成周邊雜草與沙土並存的狀態,深綠色的小湖泊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圈散布在司亞木台地,從軍事戰略地角度來考慮,這裏亞丁灣地區與大沙漠地區的連接點,也是進入大沙漠地帶的第一站,

.因為是地處高原,臨近沙漠地帶,植被比較稀少,所氣候是比較令人煩躁地,,剛來的人都會覺得有段時間很不適應,似乎感覺太陽地陽光要格外猛烈地多了,每時每刻地都能感受到刺痛地感覺.,非但如此,來自西邊沙漠地帶的熱浪,常常會隨著風暴侵襲而來,將這裏變成一個巨大地好像是安全灣一樣的避風地

凡事有利必有弊,這裏是亞丁方向進入大綠洲的第一站,好處是所有的商隊都會在這裏進行物資補充,在當初帝國還沒有打通與中比亞地區商貿線的時候,大綠洲就是連接歐巴羅大陸與東方中比亞和南細亞大陸的交彙點,可想而知,來往的商隊有多少,而這些商隊都要在司亞木台地購買前往大沙漠的物資,司亞木台地僅僅隻是買賣物資都能夠賺的盆滿缽滿,最繁榮的時候,司亞木台地常駐人口五萬人,而來往的商人就有一萬多,因此而催生的一係列產業,服務業,地下市場,拍賣所,物資集散地,這裏儼然便是整個沙漠地區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來自三大大陸的各種文化在這裏交彙碰撞,形成璀璨的令人迷醉的司亞木台地之風

壞處是,十三個大綠洲裏邊,司亞木台地的繁華就算是亞丁王室也一樣看的眼紅,所收取的貢獻金是其他大綠洲的三倍不止,不過這對於控製司亞木台地的蘇荷拉家族來說,還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但是這一切,都在一年前終止,亞丁王國與埃羅帝國為了科妮尼婭港火拚,雙方參戰的兵力最終達到了百萬級的規模,雖然最後以埃羅帝國慘敗撤軍為結局,但是埃羅帝國軍在戰爭中攻破五個大綠洲,導致大綠洲的實力遭到嚴重挫折,而隨後亞丁王國發動大軍反擊,一樣是以大綠洲為跳板,數十萬大軍的物資補給都壓在本就貧瘠的大綠洲領主身上,幾乎將大綠洲領主們壓榨的幹淨,而作為最富饒的大綠洲,司亞木台地更是受到照顧的重點,

本來大綠洲的附庸君主們認為亞丁王國軍奪回科妮尼婭後,先前的損失可以慢慢補償回來,可是沒想到,亞丁王國從西調整的國策,為了避免與歐巴羅霸主的帝國接觸,幹脆就徹底封閉了大綠洲方向的通路,不但放棄了亞丁王國在東麵通往內海的唯一出海口科妮尼婭,而且還要求十三個大綠洲徹底關閉沙漠商路,這對於十三個大綠洲的君主們來說,那就有點要命了,大綠洲位於沙漠中,本就沒有什麼產出,唯一能給支撐下去的就是來往商隊的稅收和自己組建商隊的暴利,現在亞丁人下令封閉商路,就等於斷了大綠洲君主們的活路,亞丁人封閉了他們的商路,可是在貢獻金上一點都沒有減少的意思,大綠洲君主們敢怒不敢言,

蘇荷拉感覺今年地氣候特別熱,雖說這裏是沙漠地帶,但畢竟隻是邊緣,不是一年四季隻有一個季節的腹地,這樣的炎熱是不正常的,作為司亞木台地的小君主,蘇荷拉看似豪粗的外表,欺騙了很多人,其實內心細致而敏銳,能夠在一直垂涎的亞丁王室和一群嫉妒自己的其他綠洲蘇丹中間如魚得水的人物,怎麼可能是簡單人物,此時此刻,在司亞木台地古老議事廳裏麵,聚集了十三個大綠洲的君主們,正在商討非常重要地決議

這座議事廳地據說是已經有三百多年地曆史,甚至在曆史上超過蘇荷拉家族的曆史,議事廳很大,隻是十三個人坐在裏邊顯得很空曠,很沉重,長方形地會議桌也很大.散發著濃鬱地曆史氣息.正對掛著蘇荷拉家族的紋章圖牆壁,亞丁王國晉升帝國在即,作為附庸的大綠洲君主們更是感到壓力巨大,大綠洲表麵上看起來屬於一個整體,但是事實上,在亞丁王室明裏暗裏的各種手段下,綠洲君主之間地矛盾也不少,平常沒事地話,最好不要見麵,否則肯定會出麻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