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維王都地區,卡波圖河,洪水滾滾,
三月十七日,哈維王都會戰的第十四天。
這條距離哈維王都三十五裏外的蜿蜒河道成為大戰的中心,河東岸一邊,伊卡爾軍猶如一片黑雲壓在河邊上,在河西岸位置,哈維軍猶如潮水一般蔓延而來
“大人,哈維軍主力來了”
傳令騎兵從遠處飛馳而來,伊卡爾軍第十二軍團長斯納離仗劍而立,目光深邃的看向天空,陰沉的天空下著冬季最後的一場雨,似乎也在為哈維高原統治權的更替更哭泣“嗚嗚嗚――”淒涼的戰號吹響,伊卡爾第十二軍沿著波浪滾滾的河道列陣。伊卡爾的軍旗在雨水中被澆淋,緊貼在鐵質旗杆之上,白色紛飛的雨水更顯出猙獰戰意
這是一場死戰!
哈維軍主力得知王都被襲後,必然會拚死救援,
在戰局簡報上,自然不會對這場戰鬥給予太多的描述,伊卡爾軍這頭猛獅起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哈維軍邊線,然後它衝入哈維王國的高原腹地,將不少還在修整的精銳部隊給一口吃掉,然後它又用血淋淋的爪子撲向了哈維王都,但在哈維王都,它遭到了哈維王人迎頭痛擊後就象頭瘋狂的野獸一般,用盡全力,依然還隻是在哈維王都外梭巡徘徊著,
如果按照曆史學家的記載,好象隻有人類的鬥爭才是英勇的,好象伊卡爾軍背信棄義,從背後襲擊自己曾經的同伴,卻根本不會提起哈維人對伊卡爾的壓製,不會去說百餘年裏,有多少伊卡爾死在哈維人的屠刀之下,似乎伊卡爾人天生就不會流血,不會挨凍受餓,因此對於哈維人的欺淩就需要忍受,如常說的那樣,隻有勝利者在書寫曆史,可是,就在哈維人用鋪天蓋地的華麗詞藻詩歌讚美自己的輝煌時,其實也是讚頌了伊卡爾人:以不簡陋的作戰工具,拿著最簡陋的手工武器,讓哈維人百餘年都不敢真正吞並
伊卡爾第十二軍,總人數兩萬一千人,是伊卡爾軍中人數最多的雜牌軍團,一片排開的軍陣,中間布置的是六個強悍的長槍步兵隊,是第九軍團披甲率最高的中堅,以著名的伊卡爾高地戰士團為整個中路方陣的核心。這個團隊與對應的第團的官兵都是真正的正規軍出身,披甲率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百分之八十,不要小看披甲率的數據,很多時候,兩兵相接,披甲率的高低基本足以決定誰追著誰砍的問題,在伊卡爾第十二軍的對麵,哈維軍主力前鋒也在一麵在金黃劍盾旗幟下整齊地展開,人馬井井有條。傳令士兵奔來奔去,安靜、肅殺。從放棄對伊卡爾第五軍的包圍,一口氣轉身突入百餘裏,一天一夜,哈維軍主力他精力消耗更為嚴重。,
“足足六個團隊的伊卡爾山地槍兵,伊卡爾人都把這些人藏在哪裏了?”
哈維軍第三軍團長瓦特斯拉目光落在河對岸,臉色露出凝重,聽到是伊卡爾山地長槍,其他的哈維軍官們也是深深吸了一口氣,卡爾山地長槍軍,這是一個沉默而強悍的兵種,整個方陣的兵員都來自一個地區的山民,不用訓練,天生就是戰士,而且非常團結,戰鬥之間的默契非常好,常常不出一聲地卷殺過去,秩序絲毫不亂,這些伊卡爾山民雖然個子不高,卻是相當的凶狠、堅韌、殘忍,充滿了侵略性,但是數量有限,哈維方麵還是第一次知道,伊卡爾人竟然還悄悄隱藏了如此規模的伊卡爾山民長槍
“大人,沿河上下二十裏,橋梁都被毀了”
傳信騎兵帶回的消息,讓瓦特斯拉臉色陰沉無比,手握著馬鞭輕輕敲擊著馬背,伊卡爾軍蓄謀已久啊,伊卡爾人摧毀了卡波圖河道上原有的橋梁,正直剛剛下過雨,以往並不算寬闊的卡波圖河麵從三十米擴展到了是四十米左右,看得出來,伊卡爾人是有備而來,河道沿途的高大樹木都被砍伐一空,隻有低矮灌木殘留,這是擺明了不讓哈維軍主力有木材搭建浮橋,讓疲憊不堪的部隊強行泅渡,然後還要麵對戰力強悍的伊卡爾山民長槍,僅僅隻是這樣想一想,瓦特斯拉都能想象自己的臉色是多麼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