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這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放假前,我給大家布置個作業。我們一直在強調,作為我們學院的學生,我們一定要有使命和責任擔當,學會仰望星空,多關注黨和國家大事,多關注周邊的人和事。我希望同學們充分利用寒假的時間做一些社會調查,農村來的同學可以圍繞三農問題做些調查,黨和國家這些年來下大力氣解決三農問題,每年一號文件都是關於三農問題的,可見中央的高度重視。那到目前為止,還存在哪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呢,農民的各項生活是否都有了相應的保障;城市的同學可以圍繞城市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做調查,比如教育醫療等基礎設施配置、社區自治管理、城市規模與人才管理等問題,當然有其他選題也十分歡迎。但大家一定要實事求是、深入當地、紮紮實實做過調查後再形成文字,我們要的是當地實實在在的情況。本次調研本著自願原則,如果你沒時間做這個調查,你可以不寫,但是千萬不要拿網上的東西來糊弄。開學後兩周內提交相關材料。後麵上課我們再一起討論。大家知道我是全國政協委員,所以好的提案我會通過這個身份把問題反映給國家相關部門,爭取可以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促進相關問題得以盡快解決。”學期末的最後一節課,蔡老師站在講台上說。
聽完蔡老師的這番話,於一突然深有感觸。這些年在外讀書,每次回家跟父母聊天,都聽父母說,現在種地根本不掙錢,甚至會虧本,所以很多農民要麼把地轉給一些人集中種園藝樹木,要麼就讓地那麼荒著,好好的農田就這麼浪費了;種地不掙錢,所以很多人想法設法把好好的耕地變成了建築用地,在上麵蓋廠房,建工廠,導致耕地流失嚴重;農村的勞動青年大都外出打工,村裏剩下的都是老人和幼兒,進而導致農村勞動力流失,耕地也都是年邁的老人在種,而且農村光剩老人和幼兒在,社會治安也成了大問題。雖然這些都是些小問題,但卻不知道國家有關層麵在製定相關政策的時候,有沒有了解到這些情況。
於一覺得,這個寒假看來得踏踏實實做點什麼了。
期末順順利利結束了,於一的成績總體還是不錯的,他感到欣慰極了。一學期的拚命追趕總算沒白付出。
放寒假前,班級約定到五角場一家自助火鍋期末聚餐。這是他們研究生班級的第一次聚餐。經過一學期的磨合,大家也都熟悉的差不多了。因為是自助,所以啤酒飲料都包含在內。很多男生積極主動地敬酒,同學們也都熱烈地交流喧鬧著。
受氛圍感染,於一覺得自己都“繃”了一個學期了,是時候放下“謙虛拘謹”,多跟同學們在一起互動開心了。於是,他也開始大口大口地敬起酒來。聚餐從晚上六點一直持續到接近十一點。十點的時候,火鍋店店員催促著要打烊了。但同學們卻還在熱烈地聊著,絲毫沒有離去的意思。
喝到最後,於一也不知道喝了多少酒,隻覺得天旋地轉。同學們拉著一起打車回學校,但於一堅持要騎單車回去,眾人勉強不了,也就由著他了。由於喝得太多,於一抬頭都覺得很吃力,他騎著車搖搖晃晃,搖搖晃晃,幾次差點撞到路沿石上。因為學校已經放假,所以他決定不回宿舍,直接從五角場直接騎到白麗瑤那邊。五公裏多的路程,於一騎了接近一個小時才到。
看到於一醉醺醺的樣子,白麗瑤生氣地數落到“喝這麼多酒,你還騎車過來,你不要命了啊!”
於一醉醺醺地說“可是我怕你一個人冷,我要過來陪你。”
白麗瑤更生氣地說“那你可以打車過來,你喝成這樣,要是出什麼事,我該怎麼辦?”
可是還沒等白麗瑤說完,於一已經呼呼睡了過去。氣得白麗瑤衝著於一的臉上打了一巴掌。可是於一竟然一點反應都沒有。
第二天早上,白麗瑤問於一怎麼回來的,他竟然一點都想不起來。白麗瑤氣衝衝地對於一說了句“以後再喝了酒,不要到我這裏來”。於一這時候才意識到,昨晚確實太冒險了,好在沒出什麼意外。
學校放假後,於一陪了白麗瑤幾天,跟白麗瑤商量先回家。一是一個人悶著無聊;另外也半年沒回家,家裏人也都惦念著。
於一回家的前一天晚上,白麗瑤下班後,陪於一買了些點心讓於一帶回家去。
回到住的地方幫於一整理行李的時候,白麗瑤提了個小的要求說“你不在這陪我沒關係,今年我要去你家過年。”
於一聽到這句話,心跳立馬加快。他趕忙應承說“好,我回家跟家裏商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