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爾蓋茨寄以重望的字處理係統,竟然在對手的公司提前發布了出來,距離自己公司的辦公係統完成測試提前了一個月!
這一次,未來軟件公司準備的相當充分,電視台,報紙,還有各種應招而來的測試者……很快office2.0 這個應用軟件幾乎得到了全體測試者的一致好評。
好評如潮!
誇讚之聲如浪,各各報道鋪天蓋地。
相比起來,微軟同一天推出的視窗95,顯得那麼的不重要,雖然它的性能在某種方麵的確要優於不同數據算法的未來之窗,可那又有什麼關係呢,現在媒體和客戶並不關係這個東西是誰開發出來的,甚至也沒有人關注這個東西是哪個人牽頭做出來的。
就在3月5號當天,未來之窗的訂貨量根本沒受到影響,如期突破達到10套每天,按全球銷售總量計,達到了九成!
而這個,也是各大電腦商喜聞樂見的,因為未來之窗的應用,推動了消費群體自主提升了對電腦性質的需求,使得中華的9000-10000元機,IBM等國際高端的1.5萬到3萬之間的高端機受到了仍熱捧。
辦公係統最低的配置需求也進一步促進了硬件和整機的銷售平均提升了價格的2500元到5000元,中華電腦直接受益在3000元左右,office2.0的最佳配置僅在這一夜之間,成為眾多辦公用戶的不二之選。
上市當天總訂貨量達到55600套,各供應商一致請求未來公司不要發布散裝軟件到市場,而他們把利潤空間定在了加價50—200美元。
韓楓當然不會完全同意,他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式,3個月。三個月以內,公司不麵向市場推廣,而是以各大電腦公司為主要合作預裝對象,能捆綁的捆綁,不能的以每套單獨訂價來算。
為什麼是三個月,沒有人能明白韓楓是怎麼想的。可這並不重要,對各大電腦商來說,三個月要是不把自己的客戶能裝上辦公係統的全裝上,那麼剩下的也就不會安裝了,至於散賣的時候那些人再裝也隻能看著,現在就算韓楓說地球是方的,他們也會一言而定,同意。
於是,幾乎全球所有電腦生產商都簽訂了這個供應協議。而韓楓提出全資金預付者優先、以交款順序為續之後,五分鍾後就有IBM的帳戶向未來軟件的帳戶彙出了1億美金。買多少沒定,你到時候直接扣就完了——啥叫材大氣粗,這就是。
戴爾也不遜色。戴爾先生想想就後悔,在當時為什麼不答應和韓楓一起合作搞中華電腦,甚至那個時候他還在背後譏笑一個大陸中國人懂什麼叫電腦麼,現在這臉打的這麼結實。沒用一年的時間,輪到他向這個年輕人的公司購買最先進的操作係統和辦公軟件了……該死的,中國人就是聰明,也不知道他是怎麼讓那群號稱加州之鷹的家夥們臣服的,竟然死心踏地的為他工作著,甚至聽說有的人為了在這裏工作連老婆都不用了,離了婚在那個很陳舊的大樓裏一幹就是半年……太瘋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