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各抒己見(1 / 2)

“周世宗那會,也是這麼想的,結果呢?”趙普輕輕抿了一口酒,這種事情,哪有什麼必然,都要看命夠不夠硬。

“老趙慎言,這事,傳出去,不好聽。”沈義倫輕籲一聲,這要是給官家聽去了,指不定怎麼想呢。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等看似高居廟堂,但是在天地之間,依舊太過渺小。”趙普更相信時勢造英雄,而非英雄攪動風雲。

昔年大漢太祖,不過一亭長而已,身邊聚集的都是些什麼人,史書都有記載。最後呢,這些人都扶搖直上,不就是憑著運勢?若是憑借勇武,加在一起,還不夠項羽砍的,楚霸王之勇武,遍覽史書,難有並肩者。

“從這些年來看,天命在我大宋。”沈義倫對於大宋的將來,非常看好,況且如今皇子漸漸成年,各地節度使的兵權都被削弱,以後也不會再隨意改朝換代了。

有他們這般文官壓製武將,天下繁榮就在眼前。

“天命,隻有天知道,若是能夠隨意看破,就不叫天命了。當初,有高人斷言,周世宗還有三十年光陰,結果呢?”以前趙普也跟沈義倫一般無二,可是他漸漸起了變化,與趙氏兄弟不再一條心。

“老趙,你這是怎麼了?”沈義倫狠狠喝了一口,覺得趙普情緒有些不對。

“沒怎麼,隻是覺得天道無常罷了。聽說,南邊這次,出現了了不得的攻城器械。”趙普將心思收一收,大家關係雖然不錯,卻也沒到交心的地步。

或者說,他趙普,再也不打算,與任何人交心。

“確有此事,聽說,陛下已經派人去南邊,將其繪製了出來,但是還沒搞明白,到底是如何攻擊的。”沈義倫也聽說了,原本傳得沸沸揚揚的神器,外形居然就是黑不溜秋的大鐵管。

“攻擊距離超過一裏地,還如此便於運輸,實在是太可怕了。不過,奇怪的是,官家跟晉王,居然並沒有焦躁之意。”趙普起身去添了兩塊木炭,按照常理,官家該急於破解這事,而壓力最大的,便該是掌控靖安司的趙光義,刺探機密,本就是他們的職責。

“或許,已經破解了也說不定。”沈義倫也不明白,也許,已經不構成威脅了。

“聖人大道,跟格物之道,究竟哪個更重要?”趙普又夾起一塊肉,烤上一烤,油脂滴在木炭上,升起一團焦煙。

通過二舅哥魏萬石的口中,趙普知道了孫宇治下的很多事,這些都不是什麼大的秘密,隻是離得太遠了,民間少有耳聞。而且比起中原,泉州一帶,算是偏僻的所在,平時關注不多。

“當然是聖人之道,這是世間萬物運轉的至理,隻有按照聖人的理念行事,才能真正天下大同。”沈義倫飽讀詩書,乃是正兒八經的聖人門徒,當然要維護聖人的門麵 。

“那沈大人說說,為何是拒絕了聖人入關的秦,一統天下?”這方麵,趙普的心理包袱要輕得多,他可不是什麼聖人門徒,半部論語那也是當作工具而已。

“可最終,秦二世而亡,若是聖人入關,也許可以有數百年國運,比如大漢。”沈義倫絲毫不懼,大漢可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聽說閩國公孫宇治下,除了聖人之道,還以算術為重,輔以大量的格物之理......”趙普是真的想去看看,也許,在那般的環境裏,他這種非聖人門徒,也不會被歧視。

趙普自認為,他與孫宇的理念很契合,一切,都是工具罷了,為的是能夠更好的達到目的。

聽聞,如今大量專注於算術跟格物的學子,在衙門裏擔任吏員,行事效率極高。

“格物,小道爾!”沈義倫擺擺手,聖人門徒的眼中,除了聖人大道,其他都是旁枝末節。

“可聖人之道,並沒有讓這天下的百姓,都能吃上這個。”趙普夾起一片羊肉,在沈義倫麵前晃悠一下,繼續放在炭火上烘烤一下。

哪怕管子也說過,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那聖人大道,並不能讓人豐衣足食。

“怎麼?閩國公那裏,做到了?”沈義倫眉頭一皺,他不僅是聖人門徒,還是這大宋的戶部尚書,善於財貨之道,當然知道如今大宋治下百姓,平日裏的吃食如何。

一個普通人家,通常一天兩餐,一幹一稀,旬月之間,或有一點葷腥,通常隻過年時,才能正兒八經吃上點肉食。

“劍泉之地,基本家家戶戶養雞鴨,隻要不出現瘟病,雞鴨蛋是經常吃的。還有那海魚,醃製之後,價格低廉,大多數人家,都能買上一些。”趙普搖搖頭,若是別人說的,他也不信,但是二舅哥魏萬石的話,由不得他不信。

“以訛傳訛罷了。”沈義倫不信,若是如此,那且不是成了理想國?

“本官二舅哥親眼所見,做不得假。”趙普拎起酒壺,給沈義倫滿上,這些年,劍州一帶發展速度之快,簡直超越了他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