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
安迪臉上帶著微笑,目不斜視的看著前方,根本不去理會已經把他汽車團團圍住的記者們拚命的拍打著車窗玻璃,隻是自然垂落的雙手緊握成拳,而後鬆開來緩解著他內心的激動情緒。
記者會上的那番感言,讓全場記者都感到了驚訝,也說到了所有人對紙媒的擔憂,更是因為一句總結讓眾媒體感受到來安迪對於經營好紙媒出版的自信和銳氣。
這在普遍暮氣沉沉的傳媒界來說無疑是一股讓人振奮的清風,沒人會再過分的去嘲諷安迪的年紀和不自量力,因為就在去年他收購的《紐約觀察家》報社不僅扭虧為盈,而且還走出了紐約州,向全美進行擴散銷售。
這簡直是件不可思議的事情,紙媒大環境的整體銷量下滑,市場萎縮的背景下,《觀察家》竟然逆市而上,驚呆了所有人的下巴,也把那些嘲諷譏笑過安迪史密斯的媒體和記者的臉打腫了。
一期特刊,更是讓嘲諷過他的那些媒體和名人成為全美民眾的笑柄,因為本就以辛辣熱評著稱的《觀察家》編輯們,幾乎絞盡腦汁,極盡嘲諷之能事,各種拉仇恨的評論不要錢似的給那些人和媒體標注在頭頂上。
也讓大家認識到這個被稱為天才的年輕人的睚眥必報。
而今,就在剛才,這個隻有22歲年輕到不像話的年輕人,用一美元收購了剛剛過完74歲生日的,影響美國幾代人,重塑戰後美帝價值觀的《新聞周刊》。
直接引爆了發布會現場所有媒體的興奮點,巨大的新聞價值,讓所有記者都瘋狂了。
1美元,22歲,74年曆史!
這三個關鍵詞在互聯網發達的現在,就像插上了翅膀,不,應該是插上了若幹對翅膀以華盛頓為中心向四麵八方,全美,所有《新聞周刊》輻射到的國家進行擴散。。。
“喂,親愛的,你看到安迪史密斯收購《新聞周刊》的新聞了嗎?”文迪默多克坐在家裏的客廳沙發上,看著FOX新聞頻道,拿著電話,臉上依然帶著吃驚的表情。
“嗬嗬,剛剛知道,真是個厲害的年輕人,隻用了一美元就把一個接手爛攤子的收購變成了一件全世界矚目的大新聞。。。”
文迪默多克聽著自己丈夫的解說,不由的嘴唇開合,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不過,自己丈夫所說的還真是這麼一回事,《新聞周刊》所麵臨的困境,在業內也不是什麼秘密,誰接手都需要注資來養報社一段不短的時間,在大環境下,甚至有可能深陷這個泥潭。
但是現在這一美元,讓原本影響力走下坡路的《新聞周刊》在此出現在全美民眾麵前,而且是以刷屏的方式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占據新聞報道的主要版麵。
“啪!”
“上帝啊!告訴我,不是因為我瘋了。。。”
“歐文,你怎麼了。。。上帝啊!”
歐文馬修斯作為在《新聞周刊》工作了十五年的編輯,看著打開的網頁上的頭版頭條新聞標題,手中的茶杯掉落在地板上,目瞪口呆的說不出一句話來。
旁邊的同事關心的探頭看過來,同樣被新聞標題所震驚。
“報社被一美元收購了。。。”
不知道是誰站起來用顫抖的聲音喊了一句,本來就陷入詭異氣氛的報社辦公室裏氣氛變得更加的沉重,所有人都感到烏雲蓋頂的壓抑,他們這才想起來前幾天那一隊駐紮在會議室裏的華爾街jing英們是誰的人,是在幹嘛!
“叮!”
“叮!”
。。。。。。
所有報社的職員們的電腦上都發出了電子郵件的提示音。
眾人默契的都保持著安靜坐到電腦前打開了電子郵件。
“各位周刊的同事們,你們好,我是安迪史密斯,你們的新老板。我想大家已經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了之前在華盛頓發生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