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一章 好一副眾生相(1 / 2)

華爾街裏麵有紙醉金迷、夜夜笙歌,也有金融圈的爾虞我詐、JING心算計,每天都有各種傳聞,消息亂飛,讓人無法分辨其中的真假。

前世安迪看到《華爾街之狼》這部片子之後都驚呆了——這尼瑪太過份了,天天吸DU、叫應~zhao女郎到辦公室,投行怎麼可能是這個樣子?!

《華爾街之狼》到底是不是真實的華爾街?這個問題安迪前世就好奇的去追尋過。

“電影太誇張了嘛!”但他們說的“誇張”並不是指嗑藥和找女人的部分。他是說男主角掙的錢多到現金堆滿床,還得不停找人把現金往瑞士運的這部分太誇張。

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真實的投行就和《華爾街之狼》裏呈現的一樣。

有神經學家做過一項核磁共振實驗,實驗結果顯示,人們在贏錢時大腦中受刺激的區域,與人們在吸食時大腦中受刺激的區域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吸DU和尋歡都是華爾街做股票交易的人保持做交易的勢頭和動力的外力手段,或許也可以說是“打雞血”的方式。

自由之城投資公司的狂歡慶祝因為有貝爾斯登的突變而被忽略,隨著安迪40億美金進入黃金市場,從美國銀行貸走的巨額資金一部分進入美股市場,已經引起了多方的關注。

秘密,一旦參與的人多了,也就不再是秘密。

安迪在女傭一直盯著他幾乎咽著口水般的表情中吃完了早餐,離開餐桌時,餐桌上的《華爾街日報》的頭版頭條標題“這個世界瘋了!——23歲的安迪史密斯,告訴你如何從白手起家到50億美元身家隻用一年時間!”

“紐約最神奇的賺錢機器。。。”

“華爾街最靈的獵豹!”

安迪走出公寓大樓的時候,被眼前的陣仗給嚇了一跳,被約瑟夫直接給推回了公寓大廈大廳裏。

看著玻璃門外擠得水泄不通的人群,高舉起來的相機不停的閃動著閃光燈,快門聲猶如機槍一般連綿起伏,嘈雜的大喊大叫聲,已經狗仔記者們臉上的各種狂熱的表情,安迪終於明白什麼叫金錢的社會了。

當然美國雖然是金錢社會,但並非其它國家人們想的那樣是金錢至上的拜金社會,反而民眾們對於“金錢是個人成功最佳象征”這個觀念隻有33%的認同,遠遠低於棒子國的69%的拜金人群。

不過,安迪史密斯的存在的確刷新了大家的認知,比小麻子的概念財富更加具有衝擊力,50億的現金資產,隻有23歲的年紀,幾乎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成長起來的,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奇跡。

《華爾街日報》刻意的忽略了安迪財富賺取的主要過程,凸顯安迪的個人的傳奇性,塑造財富神話,諸如美國夢之流。這無疑是民眾們最喜歡看的報道,或許其中也有分散市場恐慌情緒的原因在裏麵,安迪嘴角露出了一抹嘲諷笑意。

安迪坐在黑色的邁巴赫裏,汽車以龜速駛出地下停車場門口,不斷的有人敲擊著自己的車窗。

“老板,你需要考慮提高安保級別了,升級到8人或者12人的戰術小組。”約瑟夫坐在副駕駛上,回頭對安迪說道。

安迪目露慎重的點點頭,他比誰都怕死,更怕被人惦記,他可不會天真的認為這個世界是安全的,尤其是美國的槍支泛濫的情況下,畢竟馬巴巴在美國都被槍擊過,就更不用說遭遇過的綁架。

再多的錢都沒有自己的小命重要,咳咳。

當安迪史密斯在車上考慮著一個重要決定的時候,全美的媒體們都跟打了雞血一般的到處找著關於安迪的新聞素材,紐約的媒體最痛苦,畢竟安迪史密斯的不配合,他們也是熟知的,最倒黴催的是他們喜歡的紐約街拍女王伊凡娜這個安迪的女友正好不在紐約。

那麼倒黴的就是那些跟安迪關係密切的人了,比如兩家報社的主編,正在紐約市立博物館拍攝的《緋聞女孩》的兩位女主角都被狗仔給黏上了,甚至就連希爾頓姐妹都被記者們圍住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