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獸誕生的比率, 紀墨在收集大數據的時候,對這個也涉及到了一些,母獸一胎多生, 哪怕母獸就是妖獸,它的伴侶也是妖獸,卻也不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妖獸幼崽,總的來說, 一胎之中能有一個就算是僥幸了, 再多的話, 就要多生幾胎試試看了。
這個比率約有二十分之一的樣子,看起來遠不如人類,可妖獸的多產又勝於人類, 人類之中一胎多生的總是少數, 而妖獸則是普遍現象, 再加上那些可以自然修煉成為妖獸的獸。
這般算下來,兩者是相較持平的數據。
靈獸們之中的所謂靈獸,也有小半都是不能夠修煉的那種,隻不過養著久了,也有感情了,並不作為獵物備選罷了,但它們自己若是跑得遠了, 門中弟子也是不負責尋找的。
總的來說,不能成為妖獸的動物, 獸性更多, 幼崽時期懵懵懂懂, 還有些不太分明, 能夠混為一談, 但長大一些,無論是成長速度還是體質方麵,都要弱於妖獸一些,很容易就能看出來不同。
不去主動傷害門中這樣的動物,卻也不會限製它們的自由,當它們選擇離去,便是生死由人。
在這一點上,禦獸門,哦不,餘洋門還有著某種物競天擇的公平感。
真正能夠得到身份卡,被門中承認的“靈獸弟子”都是真正的妖獸,這樣算的話,它們的數量也就比弟子略多,沒有占用太多資源。
幼崽時期,門中會提供一些食物,由著弟子去供養,等到它們成長一些之後,就由它們自己在外獵食。
紀墨也觀察過諸多妖獸的食譜,怎麼說呢?有很大的共通之處,就是血食。
人類的調味料什麼的,它們也能夠接受,但不得不承認一點,接受過烹飪的食物,裏麵的靈氣是在不斷喪失的,就好像那被不斷散發的熱氣帶走的溫度,吃同樣分量的食物,生食之中包含的靈氣遠超熟食。
怎樣吃得更有效率就是比味道更重要的事情。
其他方麵還有一些習性上的差異,紀墨在觀察中也試圖歸納總結,總結出來一本本書,放在書架上的時候還在想,自己這禦獸之路似乎走得有點兒偏了。
誠然,禦獸是要從基本做起的,了解對方的生活環境,飲食習慣,包括生活習性等各方麵的事情,才能夠做到禦使如心,盡在掌握,這倒不是說要讓人先把獸當主子,方方麵麵了解了再順著對方的心意去禦使,那樣也有些本末倒置。
了解的前提是讓自己的命令更有效率。
讓善於遊泳的靈獸下水去做什麼事,對方會欣然領命,喜而從之,讓善於挖洞的靈獸去開拓地下城,對方也會自然而從,不用強逼威脅。
但若是讓不會遊泳的去水裏,不會挖洞的去地下,那結果恐怕就很好看了。
縱然對方會聽從,效率也大大不如。
禦獸要做的是禦使,而禦使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嗎?
下水挖土都隻是過程,真正的結果是通過這樣的過程達到目的,目的才是根本。
所以,禦獸若是有可能,還是盡量兼顧靈獸習性,否則,讓不會飛的帶飛,這已經不僅僅是強獸所難了。
從這方麵來講,紀墨所為,不能說是沒有用的,就是收拾的時候,看著那林林總總的各色書目,不由覺得似乎有些太多了。
真正禦使的題目,都沒兩個。
轉念,又很正常,這個世界的靈獸,都是能夠跟人溝通的,彼此對話,哪怕人言獸語,也都能大致明白對方的意思,不至於出現雞同鴨講,牛頭不對馬嘴的情況,那麼,想要什麼,隻要不是強獸所難,也都能夠達到目的。
想到這裏,正在整理書目的手一頓,紀墨皺眉,高階世界,禦獸的難度反而降低了嗎?
因為獸通人語,所以訓練的部分隻要不是太過反獸性,反而不具備任何的難度?
不,不應該是降低的,而是… …
仔細琢磨一下,紀墨發現自己的誤區在哪裏,首先,係統給他選擇了一個比較好的切入點,獸孩兒是最貼近獸的了,能活下來就先一步博得了獸的信任,之後的種種,是巧合,是機緣,卻也是信任的延伸產物。
想想看,若不是公獸自持背景,信任餘洋門,敢把小獸和他留下,後麵就不會來探望,探望之後就不會有再次留下幼崽的可能,也不會因為其他妖獸對公獸的信任一同來托付幼崽,也不會… …
發展就是這樣一步步來的,可能這次巧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會順理成章,宛若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