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第 443 章(1 / 2)

演武堂教授的呼吸法入門之後, 身體之內存住了一絲“內力”,便是一股氣之後,就可以憑借著這股氣去遊走經脈, 而按照穴位的說法, 這經脈宛若大路, 連通是連通, 可要是想走個高速, 不給過路費是不行的, 這些穴位所在就是收費站了。

初次經過,必要停上一停,而若是有人的內力積攢不夠,衝不過去, 可看做沒錢交費,自然就會被攔在外麵,不得前進。

根據各自修煉所選擇的武功不同,所要經過的收費站多少也不同, 同樣, 這些打通之後的穴位再次被內力流轉經過的時候, 表麵上看是沒有損耗的,其實還是要經過一層剝皮, 如此流轉,若是內力積累不夠, 便不能支持一條完整的經脈回路暢通,往往不達終點,或者無法流轉回來。

循環沒有建立完成, 下一次再走就還要再“收費”, 如此往複, 就基本上耗費掉了這個人所有修煉的時間,通過呼吸法吸入積累的內力都是損耗,入不敷出,不會在武學上有所成。

而循環建立完成,並不是說這些內力能夠無中生有,流著流著還多了,隻是不會再向外損耗,即肉爛到鍋裏,那些被穴位所在扣留的內力總是會有一個量在的,這一次扣了,下一次再扣,上一次的還在,留不住了,怎麼辦,便隻能眼睜睜看著它流走了。

如此,一次交費包年,在沒有外部損耗,即自身不動用內力的情況下,這條經脈之中的內力時時流轉而不損耗,達到一個相對完美的閉環。

同時,因為自身還在運行呼吸法的緣故,內力還會一點點緩慢增加,這些增加的內力,可以直接加入到這個閉環之中,增強相應的實力,也可以積攢更多,再去開拓新的循環,增強自身。

“若是別人,可單精一二,你卻要全精,你可明白這其中的差別?”

在教會紀墨認字之後,紀長老對紀墨提出要求,領他去看了那三層書架,上麵的書算不得浩如煙海,卻也不少,其中拳經五十二種,爪功三十七本,腿法二十一類,更有刀、槍、棍、棒、戟、劍、斧、鉤、鞭等粗略一看不止十八般兵器的相關功法,每一類不說多,至少兩本以上還是能夠保證的。

如此算來,著實是不少。

“都要修煉?”

紀墨現在隻是粗略知道要積累內力,方便之後擇選功法,建立相應的內循環,演武堂的老師還給他們說過,貪多嚼不厭,學博不如學精,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了內力看似是比光練外功的壽數綿長,其實也沒長到哪裏去,想要在一生之中,精通所有,不太可能,必須要有所取舍,想明白自己更適合什麼。

人的身體構造,是天生如此的,而習武所需要的天賦,也是天生的,有人天生經脈狹窄,骨縫閉合,並不適合習武,也有人,在習武上天賦異稟。

而更多的人,則是在某一方麵有所長,某一方麵不太強。

這就好像為什麼有的人跳舞跟得上節奏,姿勢優美自然,有的人手腳都不知道是哪裏僵住了,手忙腳亂,動靜都不得法。區別是一開始就存在的。

這種才能,可以通過後天鍛煉,但,沒必要。

玄武宗首選弟子,就是找那些有天賦的,事半功倍,不用付出更多的資源就能得到一個高手鼎立門戶,那些沒天賦的,所耗費時間更多不說,也更浪費資源,收效太少。

人的一生是由幼而長,由盛而衰,以中年為拋物線的頂點,到中年之前,都是在走上坡路,一步步登上最高點,自身的體能狀態也都是在向上走的,中年之後,便是下坡路,哪怕擁有內力,身體素質也在逐漸往下走,漸漸跟不上所需,縱使一身憑著時間積累的內力理論上不會縮減,可漸漸成為拖累的衰老的身體總是需要更多的內力去激活,真正打鬥起來,未必比得上那些正值壯年而內力不足的小夥子。

內力這種可隨著時間積累的力量,在這裏也遵循著一種科學規律,並不是比鬥獲勝的決定性因素。

去除這層對內力的神化感,再看內力,也就是一種力量,跟握拳就能感受到的力量一樣,也是可以掌控的存在。

可,這種掌控並不意味著你想它怎樣,它就能怎樣,積累在丹田之中的內力理論上是經脈中的過客,來去匆匆,疾行如風,可實際上,想要走出第一個穴位的封鎖,就需要很長時間的積累,這些時間都不是平白來的。

也就是說… …

“要等我成了老頭子才能都學完吧。”

全身經脈暢通,那是小說之中的主角配置,如紀墨這樣的,他還專門問過洪長老,有沒有那種穴位不會封路、經脈天然暢通的,洪長老的回答很肯定,就是沒有,還嘲笑他異想天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