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昱這幾日都在為前往塗中勞軍做著準備,眼下並無什麼大事需要商衡謀劃。因此雖然商衡每日都前往琅琊王府,但主要是指導司馬清悅天音訣的修習。司馬清悅天資聰穎,之前由於練武的底子已經打通了部分經脈,按照修三屍境界來說,司馬清悅是從人境六階開始的修道之路。最主要的是司馬清悅精通音律,加上商衡在旁的協助和指導,因此修習天音訣的速度很快,數日之內已經掌握了七種音階和自身經脈的共鳴點。
這日司馬清悅完成了幾首修習曲譜的練習後,溜到了正在喝茶的商衡身邊。
“師父,你前幾日說要帶我出去,能告訴我去哪嗎?”司馬清悅笑嘻嘻的問道。
“不能。”商衡看了她一眼道。
“為什麼啊?”司馬清悅吃了個閉門羹。
“因為王爺不會同意。”商衡道。
“那你還說帶我出去?”司馬清悅噘著嘴道。
“因為王爺明日就出發了。”
“原來你是要拐帶郡主啊,說,你有什麼圖謀?”司馬清悅佯怒道。
“逛街,散心,看風景,這個圖謀可以嗎?”商衡淡淡的說道。
“這樣啊,不過你要先回答我一個問題。”司馬清悅狡黠道。
“你問問看,我看看能不能答得上來。”商衡道。
“師父你看上去這麼年輕,為什麼卻是一頭白發?”司馬清悅對這個問題想了很久,終於找到機會問了出來。
“因為我曾經受過重傷。”商衡答道。
“什麼樣的傷會這樣啊?”司馬清悅追問道。
“這是第二個問題。”商衡道。
“師父你就說說嘛。”司馬清悅搖著商衡的手臂道。
“你猜。”
“師父你到底活了多久了啊?”
“你猜。”
“師父……”
第二日,司馬昱率領王府衛隊彙合了護送的禦林軍,攜帶勞軍物資,浩浩蕩蕩的向塗中進發。經過一日路程後,到達了塗中晉軍軍營。
“王爺,親自前來勞軍,桓溫代全體將士感謝王爺厚愛。”桓溫率領軍中主要將領出轅門迎接司馬昱。
“本王是代陛下前來,大將軍該感謝陛下才是,勞軍物資皆為陛下所賜。”司馬昱趕緊道。
“請王爺入帳一敘。”桓溫道,“其餘眾將回營安排物資發放事宜。”
“諾。”眾將應聲後各自回營了。
“田湛,你協助大將軍的人將勞軍物資發放。”說罷,司馬昱帶李元一起跟桓溫去了中軍帳。
“王爺這次來,陛下可有什麼言語?”桓溫知道司馬昱親自來絕不僅是發放勞軍物資這麼簡單,因此出言試探道。
“陛下對此次戰敗極為關心,特遣本王來查明戰敗原因。”司馬昱也不遮掩直截了當的說道。
“哦?無論是何原因,我作為大軍主帥,自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桓溫繼續試探道。
“大將軍高風亮節,本王佩服,但是是否由大將軍承擔罪責,還需查明詳情,視具體情況而定。”司馬昱道,“還請大將軍將當日情況說一下。”
桓溫思慮了一番,沒發現司馬昱話裏麵有什麼企圖,便將當日情形說了出來。
桓溫率五萬晉軍北伐燕國,起先戰事極為順利,甚至在湖陸一戰擒獲燕國皇族慕容忠,大軍進駐枋頭,兵鋒直逼燕國都城鄴城,燕國皇帝慕容暐甚至已經準備遷都。後來燕國不得已從秦燕邊境抽調了慕容垂八萬大軍,雙方在枋頭展開了大戰。桓溫為了能與燕軍進行長期對峙,派前軍主將豫州刺史袁真打開石門水道,以利大軍從水路運糧,但是袁真始終未能完成任務,最後導致晉軍糧盡,不得不退兵。其實在攻破枋頭的時候,謀士郗超曾提議大軍不作休整直接攻擊鄴城,若是桓溫采納了這個建議,局麵將會完全不同,但桓溫出於自身的考慮拒絕了這個建議,而選擇了在枋頭駐紮。
桓溫在退兵時尚有四萬餘晉軍,一路小心謹慎,而燕軍並未追擊,這讓桓溫逐漸的放下了戒心。就在大軍到達襄邑紮營的當晚,慕容垂親率八千騎兵突襲了大營,一戰下來竟傷亡三萬人,尤其是各級將領的損失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