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財報(1 / 2)

汕美城區,銀河科技總部。

時間來到了2019年1月1日。

一年一度的年度總結又開始了。

盡管已經擁有了全息投影,但是各個集團總裁們,還是親自回到汕美開會。

2018年可以說是銀河科技蛻變的一年,由一個集團公司變成了一個財團霸主。

目前銀河科技擁有集團和機構非常多。

直屬於銀河科技的機構有:事業管理部、數據統計部、安保部、研究所管理委員會。

其中事業管理部,就是負責管理各個集團公司的。

包含了雷神集團(電動車、電池、發電機)、澎湃集團(電動汽車、電機)、星河集團(半導體、精密儀器、材料)、星球集團(基建、房地產、建材)、豐都集團(農業、食品加工、電商、物流)、眾星集團(軟件、互聯網)、火星集團(金融)、極光集團(全息投影)、超新星工業(軍工業)。

另外還有一大堆合資企業:比如和東唐電網、兩桶油他們合作的,兩家儲電電池企業;還有東銀水務公司等等。

而研究所管理委員會,顧名思義就是銀河科技旗下所有研究機構的管理者。

截止2019年1月1日,銀河科技旗下大大小小的研究所一共有237個,幾乎涉及到所有的學科和研究領域。

很多大所裏麵,甚至有一所二所之類的,例如真空工程研究所、軟件研究所、材料研究所。

其中規模最龐大的研究所是材料研究所,他們一共有15個分所。

而2018年,各個集團公司的營收,也非常驚人。

作為銀河科技的起家企業,雷神集團今年的營收增長幅度不大,營收4761億華元,支出2746億華元(包含稅收),淨利潤2015億華元。

雷神電動車的銷售量今年有所下滑,主要是因為市場飽和,產品質量過硬,導致銷售量下降。

不過雷神集團的另一個業務的營收,卻大幅度提升,那就是充電站業務。

隨著在全國各地儲電站和儲電站布局初步完成,加上電動車和電動汽車在保有量大幅度提升,充電站的營收呈現出爆發式增長。

另外雷神集團的電池業務,也呈現出小幅度增長。

所以雷神集團今年才有這麼多營收增長和利潤。

澎湃集團,則得利於電動汽車市場份額的擴大,2018年銷售了各類電動汽車127萬輛,加上電機和自發電塗層加工,一共營收5109億華元,支出3844億華元,淨利潤1265億華元。

星河集團,在半導體原材料、芯片製造、芯片銷售、精密儀器租用等業務上麵,利潤非常龐大。

特別是中子星公司,矽片、半導體輔材、石墨烯太陽能薄膜、石墨烯碳納米管海水淡化薄膜等原材料或者產品的銷售上麵,營收非常龐大。

單單是矽片業務,就營收了上千億華元。

星河集團2018年,一共營收6740億華元,支出2972億華元,淨利潤3768億華元。

黃豪傑接著翻看著豐都集團的財務報告。

豐都集團今年依舊是處於戰略虧損狀態,八個試點城市已經開始盈利,而新增二十個城市,目前正在大筆大筆的燒錢之中。

加上其他項目也在燒錢,豐都集團2018年營收845億華元,支出2477億華元,淨虧損1632億華元。

盡管虧損非常嚴重,支出差不多是營收的將近百分之三百,但是豐都集團的背後是銀河科技,一千多億黃豪傑虧得起。

接下來是眾星集團的財務報表,作為互聯網企業,眾星集團沒有什麼重資產,就那四個大型超算中心比較值錢。

殺毒軟件、翻譯軟件、操作係統、軟件測試平台、熊貓號、搜索引擎、數據庫、網絡遊戲之類,給眾星集團帶來不在少數的收入,特別是在國外那些收費軟件,賣得特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