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1 / 2)

對於這個時代的華夏人,肖林心裏一直有著一種複雜的情感,總結起來,就八個字—“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到了1719年,整個華夏大陸的人都還沉浸在所謂的“康乾盛世”之中,坐著天朝上國的美夢。整個時候,康熙皇帝還有近三年的統治期。

清聖祖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1722年),順治皇帝第三子,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他平定了三藩叛亂,收複了台灣,驅逐了沙俄勢力,又平息蒙藏地區動亂,加強了多民族國家的穩定和統一。在經濟和文化建設上,康熙也創下對後世產生積極影響的重大業績,開創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盛世—康乾盛世。

康熙可以說,是清朝唯一一個最有建樹的皇帝。要是沒有他為後世子孫攢下了偌大一份家業,也不會有後麵的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統治時期的盛世。隻是乾隆皇帝到了後麵也成了不肖子孫,他在將清朝的康乾盛世推向頂峰的同時,也親手將它帶向低穀,他是影響中國18世紀以後曆史進程的重要皇帝。

乾隆一過,後麵的清朝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沒有學到康熙的英明,反而剝削人民,培養貪官的能力是越來越強。到了道光皇帝的時候,腐敗勢力甚強,他在位期間,由於國力開始衰落,故極力提倡節儉,改革鹽政,部分弛禁開礦,並整頓吏治。但由於腐敗成風,阻力過大,奏效甚微。對大煙之害,他最初力主抵抗,但因他本人對時勢無知,主要大臣懦弱無能,戰略動搖無定,反而迫害禁煙主力,不能抵抗列強的侵略,釀成百年遺憾。

到了後麵,同治和光緒帝有心重振,也無力回天了。清朝人最不該做的,就是學習了前麵朝代的有害經驗。大興文字獄,八股取士,還愚化平民,斷絕平民學習之路,更有甚者,堅持士農工商的落後製度,工匠無地位,以致沒有力量加入到第一次工業革命當中。最無奈的是,居然再次執行了禁海政策,不僅沒有在大航海時代大力發展海洋貿易反而封鎖平民和皇室出海之路,讓走私的商人發了財。

到了21世紀,都因為華夏百年屈辱史而怨恨清朝,其實也是有點不公平的。這其中,有一些人,才是該千刀萬剮。在明朝末期,以東林黨為首的腐化文人就和豪商勾結了起來。正巧遇到小冰河期,明朝國庫空虛,因為這些人隻顧私利,阻止了天啟皇帝征收商稅,逼得人家不得不啟用閹黨,最後玩脫。甚至,天啟帝的死亡,在曆史上都存在著種種疑點。

一旦侵犯到了這群無恥之人的利益,都會被汙蔑為國賊,汙蔑為昏君。偏偏,話語權就掌握在他們的手裏。甚至還有晉商八家,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崛起貢獻了巨大的力量。他們的走私,讓滿族人有了充足的食物和武器,養育了越來越多的戰士。死在滿族軍隊裏麵的千萬軍民,起碼三分之一的責任都要算在他們身上。

這些標榜自己忠心仁義,結果清軍一入關,他們就直接跪下來喊主子了。隻要能夠讓他們繼續站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他們才不在乎自己上麵的人是誰。到了民國時期,甚至還有不少所謂文人,都成為了歐美列強,甚至東瀛人的筆杆子,拚命地貶低自己的族人,抬高那些侵略者。因為什麼,還不是以為這樣他們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才能隨便寫點亂七八糟的東西,就能支持他們花天酒地,紙醉金迷。

在這段時間裏,絕大部分華夏人,都遭受了21世紀華國人難以想象的苦難。可是,在偉大的紅黨和太祖出現之前,這些人都不知道反抗一下。太平天國起義是熱火朝天,甚至差點成功,可是那些天王,在得勢之後,包括他們手下的軍隊都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開始了壓榨人民,奴役人民的道路。

從這看來,我們要感謝馬克思的主義,更要感謝太祖和紅黨。是無數紅黨先烈前赴後繼地犧牲,是太祖這些領導者以身作則,華夏才割除了致命的弊端,走入了新的國家道路,在一代代主席的指揮下,華夏僅僅用了幾十年,就超越了曾經絕大部分華夏人需要仰視的國家。至少,沒有人再敢把華夏人當成下等人欺辱。

隻是,那種賣國賊,甚至到了21世紀還有。就算華夏發展起來,超越了俄國,成為了僅次於米國的世界第二大國,依然有不少人在網上給白人捧臭腳。國家實力他們不知道,難處不理解,甚至人家都不給他們好處,就各種汙蔑謾罵。釣yu島事件鬧得很熱那段時間,多少所謂大V在網上胡說八道,讓把一生都奉獻給國家大家的戰士們遭受了多少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