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艘鐵甲艦,在一個小時裏就把整艘船所有的炮彈給打完。結果就是,十艘英國人的戰列艦,六艘完全失去了戰鬥力。剩下四艘,雖然還保持這足夠的戰鬥力,但是依舊無法作戰了。因為基本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熟練炮兵都已經在炮擊當中失去了戰鬥力,不少都是被衝擊波給震到了船上的硬物上,然後直接撞擊昏迷了。就算能拍醒,渾渾噩噩的,不打到自己方的戰艦上就算好了。
沒辦法,二十艘鐵甲艦,四十門宿舍火炮,上千發各種炮彈,沒有把它們拆成碎片就已經算好的了。然後,炮彈全部打光的鐵甲艦隊,再次以極快的速度從英國人的艦隊圈子當中走出,往風暴港駛去,他們要回去接受檢查,看看有沒有出現什麼不好的狀況。兩種船別看重量都是上百數百噸的,可那是因為全部船身都是鋼鐵製造的,同等重量,比木質帆船體積小得多。
英國還剩下五十五艘戰艦,二十艘巡洋艦,三十五艘護衛艦。風暴號帶著艦隊,在鐵甲艦們撤退的時候,也開始掉頭離開。瘋狂的75mm火炮,擊毀了一艘又一艘靠近的護衛艦。巡洋艦遠遠地開火,想要集火幹掉他們。可是就是十二磅炮打在改裝後的護衛艦上,也被船艙裏麵加裝的鋼板給擋住,沒有造成太大的傷害。
這個時候,伊吉克的機帆船護衛艦們也開始爆發出全部的速度,一個蒸汽機組,能夠讓護衛艦有20節的速度。在英國人目瞪口呆的狀態中,護衛艦首先完成轉向,開始撤退。然後是巡洋艦,在護衛艦的掩護下橫過船身,兩側的火炮瘋狂噴吐,讓敵人想要靠近的巡洋艦都被打退。風暴號就在炮聲當中完成了轉向。
艦隊全速撤退,所有船都安全地走出了戰場。英國人不是不想追擊,可是伊吉克雞賊啊,早就做好了準備,用炮火在英國人的大艦隊和他們之間隔了一層艦船殘骸。隻有一部分在外圍的護衛艦有那個速度繞過整層殘骸,然後追上撤退的艦隊。可是,光有護衛艦,追上去幹嘛,隻有送死而已。以他們護衛艦的火力,拿伊吉克的艦隊沒有任何的辦法,反而隻要挨一發75mm炮彈,他們就得殘廢。
所以,沒有任何一艘英國人的戰艦追擊,伊吉克他們就這樣安全地回到了風暴港,處於岸防炮和重型榴彈炮的保護之下。一個個補給炮彈的補給,修船的修船,最多半個月,就能回到完美狀態。他們並不擔心英國人趁這個時候攻擊風暴港,反而他們希望英國人腦子一熱犯傻地衝過來。這裏岸防炮台已經修建了十個,每個都有三門250mm口徑的重拳三十前裝線膛炮。
因為和英國人正式開戰,為了保護風暴港的安全,肖林再次砸下重金,讓工程師們解放了五十門重型榴彈炮,和原本港口的炮團合並,重新變成一百門。一百門重型榴彈炮,爆發出來的威力不是沒有戰列艦的艦隊能夠抵擋的。隻有戰列艦,能夠憑著皮糙肉厚的身體多抗幾發,強行突入,設計風暴港。要是英國人趕來,那就是自掘墳墓。
說實話,英國人的確是不敢來了。出發的時候,六十五艘大小戰艦,意氣風發。可是一場遭遇戰之後,經過檢查,四艘戰列艦已經完全沒有了搶修的可能,具體太遠,受創太重,根本就無法及時拖回船廠。剩下的戰列艦,每艘都需要修理。想要恢複完整戰鬥力,其中三艘必須得進船廠待上一個多月。北美大陸這邊的船廠,比本土還要落後,不要說和公司的比了。
肖林的船廠,可是投入了20億美金采購的21世紀的落後設備,技術能力在20世70年代。除了一些必要的細節,其它方麵都已經進入了機械化操作。北美的英國人船廠,主要還是靠人力來,最多有幾個扭力裝置。所以,修複戰列艦的效率才會這麼慢。而且,光是三艘巨大的戰列艦,就已經將他們的修複能力擠占大半了。
除了戰列艦的傷亡,巡洋艦和護衛艦的損失也非常的大。二十艘巡洋艦,在和伊吉克的巡洋艦對射到當中被集火直接沉沒了六艘。伊吉克就是靠著巡洋艦的先進耍無賴。炮好威力大速度快,船堅船艙裏麵都是加裝的厚鋼板。頂著英國人的炮火,五艘五艘一起,對著敵人一艘巡洋艦就是一頓猛射。這樣的無賴戰術下,沉沒六艘是自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