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夠再次遇見他應該是純屬意外。

貝多芬,我讀初中時班上的一個奇葩人物。

那天本來是和幾個高中同學約好在某個地點某個時間聚會的。而之所以我現在隻能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來形容,因為當時我迷路了,好吧,我很不情願地告訴你,我的的確確是個路癡。

我記得我隻是在公交車上小憩了那麼一會,但就是那麼一會結果卻導致了我坐過站了。

我在一個不知道是什麼路段的鬼地方下車,我的對麵是一個咖啡廳,

本來這個時候我應該想想我接下來的路線,但是從咖啡廳裏傳來優雅提琴聲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突然很好奇,拉小提琴的人長什麼樣。

我走進那間咖啡廳,目光開始搜索拉小提琴的人,當我視線終於停留在了那個瘦瘦的帶著黑框眼鏡的男生身上的時候,我想我的表情不僅僅隻是驚訝可以形容。

當他演奏完畢下台準備離開並且剛好還經過我身邊的時候,我試探著輕聲叫出了他的名字,“貝多芬。“

他轉過身,用同樣詫異的眼神看著我,”你是........小雨?“

我很慶幸,他還記得我。

那天,我在這個我並不太熟悉的城市遇到了我初中的同桌,相比起驚喜來,隨之而來的確是遺憾和難過。

貝多芬是個外表很普通的男生,不高的身高,瘦瘦的身材,高度近視,戴厚厚的黑框眼鏡,平時話不多

,我印象中的他甚至有點膽小怕事。按現在的審美標準,這也算是一屌絲了。

貝多芬本名其實並不叫貝多芬,因為初中那會非常迷戀音樂尤其是小提琴而被大家稱之為貝多芬,至於他的真實姓名,抱歉,年代久遠,我已經記不清楚了。那個時候貝多芬是我們班成績最好的一個,他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努力,他甚至沒有參加中考而是直接被保送進了我們那最好的高中。初三那年,我幾乎是每天看著坐在我旁邊的他把除了吃飯,上廁所以外的時間全都花在做練習題上的,我因此而非常討厭他。人或多或少會有這樣一種心理,自己不願意做也做不好的事情就見不得別人把它做得風生水起,而他的上進也恰好把我的不務正業襯托得淋漓精致。所以有一天,不知道是出於嫉妒還是怨恨,我有點不太友善地問他:”貝多芬,你每天這樣不覺累嗎?“

他手中的筆並沒有因為我的提問而停下來,他甚至沒有抬頭看我一眼,我至今為止想起他那嚴肅的表情,和那句矯情的回答都有一種想笑的衝動,他低著頭告訴我,”不累,因為我是有夢想的人,我是為了夢想而努力!“

看看,多好的回答,在抬高自己的同時也貶低了提這個問題的人,其實我想說,我也是個有夢想的人。

後來貝多芬如願以償地去了他最想去的高中,之後我就再也沒有見過他,按理說,照他那個拚命學習的勁,就算現在說是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我都會覺得那是情理之中的事,而現在,我卻在我大二而按理說他也應該是大二的時候,在這家默默無聞的咖啡廳,遇到了這個看上去處境並不太好的男生。我不知道現實與他設想的有多遠,我隻知道他現在手中還拿著他的小提琴。

這就是為什麼一開始我看到他會覺得遺憾和難過的原因。

貝多芬說,考上那所高中之後他才明白自己被騙了,初三那年他之所以不再玩音樂拚命學習是因為父母曾經承諾過他一旦考入那所高中就會支持他的夢想。但是當他真的進入了那所高中後,父母卻再也不讓他玩音樂了。他們告訴他,他應該在這所高中繼續努力,考一所更好的大學,那樣,他的前途才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