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就算了……”張鈺搖了搖頭,隻覺得一股惡寒,他可不是慈禧那老妖婆。
沒轍,劉辯問了,自己不給出一個好的年號的話,感覺就是在刁難。
可是如果自己隨便就給出一個的話,那又有點早就已經想到,然後不許別人出年號的意思。
想了想,說道:“陛下,剛剛諫議大夫提出的‘永漢’聽著很不錯,不過這個年號,用在這個分崩離析,地方有軍閥割據的時代,就仿佛是在打朝廷的臉。”
分析這個年號,也算是解釋之前自己為什麼不滿。
他從劉辯的神情和情緒可以感覺得到,對方一直在注意自己的表情。
劉辯年紀還小,可能很多東西不夠穩重。不過小孩子的感覺往往比大人要靈敏,情感也更豐富,甚至豐富到控製不住,那個情況叫做中二。
張鈺那麼說,劉辯也覺得有這個感覺,都群雄割據的,叫做永漢那不打臉麼?
先不說那些不服從朝廷的,就說已經服從朝廷的,以荊州,益州,交州和揚州為例,朝廷的政令過去,是否能被執行,是否能很好的落實,都是未知數。
用遊戲的說法,就是占領區是那麼多,扣除敵對區,其他是少數的中立區,以及更多的從屬區。
從屬意味著你的大部分命令他們會做,但本身他們依然保持一定的自治權力。
還不能隨便撤換,因為你不知道換一個人上去,是否還是從屬區,說不定會變成中立區,甚至成為敵對區域。
“是以‘永漢’這個年號,可以在大漢真正控製十三州,政令通達,下麵各州各郡再無膽敢忤逆,陽奉陰違的官吏後,才是最適合用的。”張鈺解釋。
“嗯,丞相所言有理!”劉辯點頭,到時候天下一統,百姓安居樂業,再用永漢這個年號,隻是想想都有成就感。
“至於現在,大漢積弱已久,地方官吏甚至可以陽奉陰違,而心懷叵測之人,居然敢公開造反。是以朝廷現在最需要的,是振興大漢的威望,年號的話,折中一些,用‘漢興’如何?”張鈺說出自己的看法。
漢興,大漢當興……劉辯,甚至可以說是滿朝文武都是品味這個年號。
很直白,而且沒有引經據典,不過的確振奮人心。
大漢已經實際掌控司州,兗州,青州和豫州,當然還有南陽郡。
徐州,荊州,揚州和益州已經初步表示臣服,更有表示效忠朝廷的韓遂和馬騰兩路軍隊。
如此,一統天下,振興大漢指日可待,漢興這個年號倒是貼切!
想到這裏,下麵的臣子們當然是一番彩虹屁,畢竟又不需要實際付出什麼,若是能得到張鈺的好感那就賺到了!
“嗯,漢興,新年號就叫做漢興!明年開春,便是漢興元年!”劉辯也是當即拍板。
朝廷即將更改年號的事情,自然也是隨著商隊傳了出去。
聽到新的年號後,各地的反應自然也是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