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城市規劃、間諜滲透(1 / 2)

元帥府距離富貴宮不算遠,但也需要坐車。

如今鳳都總人口已經超過80萬。

放眼全世界都可以說是一座超大城市了。

這裏的城市人口,指的是建成區人口,是這個時代衡量一座城市工業化實力的重要指標。

比如說蘇州府,如今有近四五百萬人口,看上去鳳都似乎與之相比遠遠不如。

但實際上,蘇州府絕大部分人口其實都住在鄉下,以務農為主。

真正居住在城市裏麵的,也就30~40萬頂天了。

又比如如今所謂遠東第一大港上海,上海的城市人口此時還不到30萬。

與此同時,美國紐約為200萬,沙俄莫斯科為60萬。

可以說,鳳都妥妥已經躋身全球二線,或者準一線城市的體量了。

可是,大明的城市規模與大英帝國這個巨無霸還是無法相比。

此時倫敦的總人口已經達到驚人的500萬,而他們在東方最重要的港口孟買的人口也有80萬。

也就是說,大明第一大都市,從人口規模來說也不過和英國人的殖民重鎮相當。

當然了,去和印度比人力沒有什麼意義。

那80萬人中也不知有多少才是真正的“人”。

但在英國的治理之下,印度的個別城市的工業化程度確實已是亞洲第一。

雖然這種第一是殘酷剝削其他地區,形成的畸形的第一。

總而言之,如果做一個人口排名,鳳都已經不聲不響的成為全球前20名左右的大都會。

人口一多,大都會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治理難題。

比如垃圾處理和墓葬,比如醫療配套和治安管理。

如果說以上問題的解決還算是有許多成功案例的話,那麼最棘手的,恐怕就是城市擁堵。

曆史上,再過40年,福特汽車大賣全美,紐約和芝加哥全都變身成為了堵城。

而如今,旭日汽車正在一點一點重複福特的輝煌,大明的基建交通同樣麵臨著巨大的挑戰。

好在新鳳是一座以現代理念建設的新城市,避開了後世的許多雷。

比如說,許多人覺得後世的北京城一環套一環,方位周正,相比其他總是亂建新城和開發區的城市要設計得更好,更符合國際慣例。

這種看法其實是不太正確,不太全麵的。

是以老城區為單一中心,一層一層往外擴建;

還是像唐長安那樣,按照一定功能,一塊塊建造不同的坊市或者說新城區;

這兩種建城思路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在國內外都是有爭論的。

前者的代表作除了北京之外,最典型的就是阿波克隆比主持的“大倫敦規劃”。

單一一個中心,數個圍繞它的大型環路,在最外麵建上綠化公園,圈定城市範圍。

再要擴張,就在這個城市以外再建衛星城。

如此便是後世最經典,最流行的城市建設方式。

歐洲、蘇聯都是如此。

而與之相反的典型代表,其實就是深圳。

當初我國本土城市規劃者看著小漁村那塊爛地,根本無法套用“大倫敦規劃”,隻能一邊建便,一邊摸索新的設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