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十四歲的春天(1 / 3)

為了提醒康熙爺他還有個等著討媳婦的八兒子, 小八爺最近那叫一個努力啊。

二月裏新一輪的種痘活動提前結束,京城的天花疫苗覆蓋率超過了百分之六十,駐京部隊達到百分之九十五。

緊接著, 在經過了民間巧匠和官營內造的共同努力後,第一台大清國產的顯微鏡問世, 放大倍率達到了三百倍, 比海外舶來的那架還要高上一些。

三月,第二屆名醫大會如期舉行。來自五湖四海的四十多名杏林國手齊聚一堂, 彙總改進了目前為止的防疫方案, 共同編寫了《大清防疫指南》和《康熙二十三年至三十三年間七種疫病傳染軌跡》兩篇長文,獻到禦前。

這兩篇文章與兩年前第一屆名醫大會上發布的《牛痘探究實錄》一起, 被並稱為“官府防疫說”的開山之作。且小八爺極力推動,希望《防疫指南》能在瘧疾病例遞增的江南湖州試用。

“自兩年前天氣晝暖、瘧疾爆發以來,此病一直沒有消除。今聞湖州濕熱, 瘧疾病患與日俱增, 若放任不管,恐夏季又有大疫。疫者, 如水患一般, 既是天災,也是人禍。天降洪水、病毒,故稱天災;然人不知築堤、隔離,即是助長外魔邪祟,是為人禍。兒臣今日懇請皇上降旨,調集兵士封禁湖州,同時滅蚊、治病雙管齊下,防大疫於未然。兒臣願為前驅,親赴江南, 為君父效力。”

小八爺在朝堂上慷慨陳詞,很是大義凜然的樣子。他穿著石青色的皇子朝服,看著也是有模有樣的一個可用之材。然而,康熙怎麼覺得眼皮跳得厲害呢……

“令太醫院調集黃花蒿送往湖州,凡具得疫病之人,集中城內免費醫治,務必控製傳染範圍。”穿得金光閃閃的萬歲爺道,“再令湖州知府組織人手滅殺蚊蟲。若釀成大疫,朕唯他是問!”

湖州知府的靠山熊賜履正在朝上站班:oo這可真是人在裝壁花,鍋從天上來。

若說這熊賜履,也是朝中一介大儒,早年給康熙當過十年老師,很是顯赫。不過後來犯了一件小錯後極力推諉,因此名聲掃地。如今雖然起複,但也夾著尾巴做人呢,老實得有些可憐。

現在中低層官員裏還認熊賜履的招牌的已經不多了,湖州知府便是其中之一。他是熊賜履的弟子。

小八爺在康熙麵前自謙說不懂朝上的人際關係,其實如今也是個合格的皇阿哥了,哪裏會不知道熊賜履和湖州知府的關係,於是便朝熊大人拱拱手,道:

“疫病如蟲豸,無孔不入。若想根除,必得嚴防死守。官府派兵派醫不說,還得安撫鄉紳,組織百姓,其中種種細節,缺一則滿盤皆輸。唉,我實在放心不下,還是我帶著太醫們親自走一趟吧。”

熊大人差點給這個小祖宗跪了。這是自己不攬這個責任,龍子鳳孫就要以身涉險的節奏嗎?自己沒得罪這位小爺吧,一向在明珠和索額圖之間兩不偏幫的,怎麼就找湖州開刀呢?他剛想硬著頭皮辯解幾句,就聽上頭的康熙爺“哼”了一聲。

“胤禩你學壞了,就逮著老實人欺負。”

小八爺連忙收斂表情站好。

瞧這一秒乖巧的小模樣,康熙歎了一口氣。眼下春闈剛過,為了新科進士授官的事,時任吏部尚書的熊賜履沒少受攻訐,瞧著白頭發更多了。

“熊師傅年老體衰,朕心憐憫,不忍他長途跋涉。朕知道武昌通判傅為格精通醫術,曾經入京治痘,治理湖北也有才幹。就令此人調任湖州通判,全力輔助防疫一事,即刻啟程,不得遷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