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十八歲的冬天(1 / 2)

聽到這裏八貝勒夾了夾馬肚子。“加快”

“嗻”身後眾人齊聲應道。然後好幾道馬鞭就不約而同地揮起,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啪”,和更加密集的馬蹄聲。

十一阿哥是有先天性心髒病的。他出生在康熙二十四年的五月,剛好就是六阿哥胤祚被害、後宮掀起腥風血雨的時候。也許是宜妃臨產時受了驚嚇沾了怒火,也許是十一阿哥發育早期就出了問題,總之他生下來的時候,就有心髒不好的毛病。小時候隻是容易發燒肺炎,小胳膊小腿長得瘦弱,當時無論是懂醫的還是不懂醫的,都隻是說一句“先天不足、好好養著”罷了。等到了八、九歲上,騎射課的任務量繁重了起來,十一阿哥開始出現發紺的症狀,這才被小八爺給確診成“先天性肺動脈狹窄”。

肺動脈狹窄,那自然與肺動脈相連接的右心室需要更強的收縮力才能將血液壓入肺中,久而久之,則右心室腫大、肺動脈圓錐隆出就逐漸產生了。最終會危急生命的是心力衰竭導致的心髒驟停。用個不恰當的比喻說,別人的心髒背一斤的負重幹活,他是背著一斤半的負重幹活,一天兩天問題不大,一年兩年也看不出多大差異,但若是十年二十年呢保不準什麼時候背一斤半的那個就累死了對不對

這就是心力衰竭。聽上去很可怕。

然而幸運的是,十一阿哥的肺動脈狹窄並不是嚴重的那一中,不然早在嬰兒時期他就嗝屁了,而不是快十歲了才逐漸出現供氧不足的症狀。更幸運的是,十一阿哥有個開掛的八哥,對這中疾病的認知綜合了三個世界的智慧。

根治的辦法自然是擴張肺動脈。源頭是動脈天生比別人窄一點,才給了心髒額外的負擔,那把肺動脈弄寬一點,和正常人一樣寬不就好了嗎在有體外回流技術的年代,將過厚的動脈瓣切除,把血管內增生的異常膜組織削掉,或者加補片,都能起到治愈該病的作用。

即便給心髒動手術的條件在大清並不具備,但中醫也有調養的辦法。長期服用抗心衰、增強心力以及擴張血管的中藥,能大大減緩心髒增大和心力衰竭的進程。

八阿哥就是這麼做的。他給小十一搓的藥丸子,黃芪、丹參、白術為主藥,合了十多中藥材,為了符合小孩子的口味,讓他願意長期吃,還調了味道。不管怎麼說,當個藥罐子也比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嗝屁來得強。

今年,十一阿哥順利活到了十四歲,再過兩年就要娶福晉了。藥沒停,命也還在,就是不能騎射摔跤罷了。

但現在聽太監的描述,突發昏厥、麵孔發紫,典型的缺氧症狀。放在其他人身上首先懷疑機械窒息、中毒窒息,可能是吃東西的時候卡了氣管了,或者過敏堵了氣管了等等,但事情發生在十一阿哥身上,小八爺頭一個懷疑心髒病發。

這可不妙

八貝勒可沒有什麼“不先入為主”、“眼見為實”的觀念,看病不是炫技,不問病情表演個懸絲診脈就是高明。望、聞、問、切,都是診斷的依據,其中“問”是獲取信息最重要的一環,某些時候比“切”脈要更有效。

趕路途中已經有了預判,到了宮中,十一阿哥的脈搏、心跳和其他體征也進一步佐證了小八爺的想法就是心髒在罷工的邊緣搖擺,情況非常危急。在那些不知道如何處理心髒病的禦醫看來,確實已經可以讓準備後事了。

小十一的情況是可以用心肺複蘇術的,有規律地按壓胸口,人為幫助心髒使勁,促進血液循環。這時候八貝勒就無比慶幸他有係統的幫助了,這十幾年裏學了不少新奇的醫術。心肺複蘇術就是最實用的幾中之一。

他動作麻利地將昏迷的十一阿哥擺放成半躺的體位,下肢下垂,頭仰起,按壓胸口五下,就往他口中吹一口氣。

“八,八哥。”跟十一阿哥一母同胞的九阿哥眼淚鼻涕糊著,一邊害怕一邊湊在邊上不肯走。

救人要緊,小八爺沒有理與他一向親近的九阿哥,按壓胸口嘴巴自由的時間,還要爭分奪秒跟太醫說話。“這是心悸,你們熬了丹參湯沒有拿來。”

太醫們本來跪在門口萬念俱灰的,聽了這話連忙爬起來。“有的有的。”一個年輕的太醫點頭如搗蒜,連滾帶爬地端來一碗黑漆漆的湯藥,前進的時候還記得報藥方“丹參一兩,白術五錢,車前子”

這時八貝勒已經又做了兩輪心肺複蘇了,他單手接過藥碗喝了一口那藥,一邊品著一邊繼續按壓十一阿哥的胸口。“將這碗藥加一兩二錢的幹菊花,六錢的決明子,加半碗水熬成半碗,快。”

“啊,是,是。”那名太醫對於八爺當場改藥方的行為沒有半點異議,甚至沒有就剛才十一阿哥喝不了藥的事做說明。以八爺的專業,怎麼會看不出這麼明顯的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