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7章 廬山真麵(1 / 2)

等桌子收拾幹淨,重新蓋上新的桌布,羅源才小心翼翼地將古畫展開,再次放平在上麵。

這幅畫眾人都上手看過了,雖覺不凡,但也沒發現特別之處。

“小羅,你覺得這個是”

金胖子遲疑著,他沒敢說出那個名字。

王學冬也跟他有同樣的感覺,這幅畫很可能是那個人的作品。

隻可惜,此人在書畫史上名氣很大,偏偏沒有作品遺世。

之所以一直沒敢說他的名字,實在是因為無論是金海威還是王學冬在當今的身份地位,一旦此話出於他們之口,必然引起收藏界的軒然大波。

爭議肯定是無可避免的。

甚至一旦處置不好,一世英名可能毀於一旦。

因此,在沒有確鑿的依據之前,兩人都非常謹慎,始終絕口不提此公的名諱。

羅源卻沒有這些顧忌。

他當即點頭道:“老哥,我覺得這山石、特別是蘭花構勒非常像鐵鉤鎖!”

鐵鉤鎖?!

此言一出,在場的人皆是一驚。

他們的功力不及金胖子和王學冬,但是這鐵鉤鎖的筆法如雷貫耳,卻都是知道的。

南唐後主——李煜!

縱觀華夏曆史,李煜絕對算不得名君,反而是亡國之君。

但是,他的才情卻始終為後人稱道。

特別是在詩詞一道,對後世影響巨大,在文學史上占據著不可磨滅的一席之地。

也正因如此,他的亡國在曆史評判上存在爭議。

有人說他隻顧享樂,才情於世但不擅國事,最終導致亡國。

也有學者認為,他繼位時宋朝大勢已成,難有作為,亡國成了必然。

但是不管如何,他的才華,特別是詩、書、畫上的造諧絕對稱得上曠爍古今。

可惜,由於他特殊的曆史地位,後世沒有他的真跡留存。

雖不乏後世大家的仿作,但真跡卻不存於世。

這也正是金海威和王學冬始終不敢說出他的名字的原因。

“不可能吧?光憑這畫功就鑒定成李煜的作品,有些輕率。”

一個有些富態的中年男子首先質疑。

他是南粵的一名拍賣行老總,經手的書畫成百上千。

眼力縱然不及兩位大家,但也差不了太多。

讓他就這麼認定這幅畫就是南唐後主李煜的絕世孤品,肯定不行!

“我也覺得不是!”立即有人附和,也是一位資深的藝術品投資人,“就算紙張年代久遠,到代了也難保不是別人的仿品。口說無憑,根本沒人認可的。小羅,這幅畫你終究還是得買虧了。哪怕是有人背書,也不能證明是南唐後主的孤品!”

剛才在酒桌上金海威特意為羅源做過介紹,這名男子是收藏大家的後人。

到了他這一代,收藏更多的是看價值。

他顯然是覺得這完全是羅源為了更大地將此畫升值的伎倆,因此直接就說羅源買虧了。

反正在他看來,沒證據證明畫作的真偽,若是當真的賣肯定能賣到天價。

他甚至暗中揣測,羅源一旦能串通金海威和王學冬兩位背書,即使有些權威人物會跳出來質疑,但市場上的收藏者絕對會不理這些爭議高價收購。

畢竟,金胖子和王學冬算是金字招牌,兩位的份量就足夠高了。

最重要的是,他也看出來,二人似乎跟羅源關係很鐵。

他這麼一說,大家也有些回過味兒,你一言我一語地給羅源潑冷水。

“是啊!小羅,這次你看走眼了,沒證據能證明是南唐後主的手筆。”

“就是,不是每次都有漏可撿的,下次可要汲取教訓。”

大家之所以都異口同聲,主要還是因為不希望羅源真的找人背書,高價出手。

賺了錢倒是小事,到時候一旦傳出去他們眼睜睜錯過了這件“絕世孤品”,了解內情倒也沒什麼,可道聽途說的就要嘲笑他們了。

沒人希望出現那樣的情況,自然要盡可能將這種可能扼殺在搖籃之中。

金胖子和王學冬始終沒有發言。

就內心而言,他們是很希望此畫為真跡。

哪怕是他們看走眼,錯過了一件絕世孤品也沒什麼大不了。

但真拿不出證據來啊!

羅源待眾人議論完畢後,淡然一笑:

“是不是真跡我現在不說,一會眾位自見分曉。”

說著,他也不理會麵麵相覷的眾人,微微凝神,手掌輕輕按向桌上的古畫。

此時,天氣已近三十度,室內雖說開著冷氣,但羅源手上散發著強烈的寒氣,逼得屋內所有人都打了個寒顫!

屋內沒有武道中人,自然不知道羅源的冰寒內勁,但越是這樣,越發駭然。

他們都認為是這幅古畫蘊含的奧妙!

同時,看羅源的目光也充滿了驚愕。

顯然,在他們眼中,羅源似乎也不是普通人。

不然,為什麼偏偏是他看出端倪,而且引動這股寒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