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環美(二)(3 / 3)

小妹帶著竹馬一同跳級過來,把整個三年級都帶動起來。

三年級老師是那位返鄉許知青許老師,他還不到三十歲呢,當然他是被迫返鄉的,他本是大戶人家出身,是個大學生。

在城裏沒有背景,嶽家隻是工人家庭,也依靠不上,他又不會討好領導,才被返鄉的。

許老師還是有理想的,他與城裏妻子和平離婚後,一直沒有再娶。

經過了這一回的挫折,許老師內心成長了不少。

這一回,許老師在這三個好苗子身上看到了希望,與校長私下一溝通,想教個全縣第一出來。

校長是想在上頭撥點錢下來,把土坯教室變成紅磚的,而許老師是想調去縣城。

很明顯的,老師對他們開始嚴厲起來,老師右手教鞭,左手道理。

嚴厲是有用的,班級期終、期末的平均分很漂亮。

小妹也在班級上說,初中生可以進城當工人什麼的。

……

可惜一進入1958年,有一半學生吃不飽,不來上學了。

那一半學生大多是外村人,近的步行半小時,遠的要一個多小時呢。

不過饑荒過後,他們都重新拿起了書本,重新參加了升學考,考入了初中。

嵩環美他們十幾個同學一起考進了縣城中學,這個成績很漂亮了吧,可惜這一年的年景很差,去年下半年便開始幹旱,秋收減產,可公糧卻隻多不少。

因此,校長和許老師誰也沒有達成目的。

這個時候,縣城領導們隻想著去哪裏搞到糧食,糧食,糧食(大約是作者設定吧,五八年開始便有人被餓死了)。

唉,老師們的口糧也不夠吃的,還貼心貼肺的對他們,著實不容易,嵩環美悄悄的給校長和許老師送了豆類和雞蛋,補補身子吧。

……

小妹也沒有學過小語種——俄語,便早早帶著大家,跟著二哥學。

這裏的大家,指她,小弟,小妹和她的小竹馬。

嵩環美不知道中考有沒有俄語,因為她記得1960年,中俄就開始交惡了。

嵩山村因為有小妹和小竹馬在,日子不如往年,卻也沒有餓死人。

嵩家還是能吃五、六分飽的,水飽。

不過,嵩環美是真的不知道小妹用了什麼法子?不光幫了嵩家人,還幫了整個嵩山村的村民。

1961年年初,幹旱過去了。

十五歲的嵩環美和十三歲的小妹已經是縣城中學初三生,十一歲的小弟在上初一。

而十八歲的二哥連續落榜,還在初三複讀呢。

嵩家一下子出了四個初中生,總是要被人高看一眼的。

今年嵩家三兄妹,要一起參加中考——

嵩環美第一目標是市裏的衛校;

小妹和小竹馬第一目標是省城第一中專,小妹選擇了會計專業,她的竹馬選擇了熱門的機械專業;

而二哥,依舊是高中。

家裏頭,二十二歲的嵩大哥在前年娶了個漂亮的初中畢業生,大嫂跟著家人是逃荒過來的,如今在嵩家大隊落戶了,除了父母外,還有一個弟弟,去年大嫂生下了嵩家長孫,被安排進了村小學教書。

嵩家村小學有了他們四兄妹,大大的揚了名,不愁生源,添了兩名老師,隻算臨時工,隻計大隊工分不發工資的。

嵩大姐,今年二十歲了,去年年底嫁到了縣城,大姐夫是大齡轉業軍人,接收單位是公|安局。

沒文化沒工作,長得也隻是一般般的大姐能嫁的這樣好,也是因為四個弟弟妹妹會念書,一眼便能瞧出他們大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