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世代恩怨(1 / 2)

無為院的清晨空氣十分清新,站在院落的一角能夠看到丹霞山一側的風光,雲蒸霞蔚,群山旖旎,層層相見,美不勝收。

李承染一早起來就看見喬旻珊在院中開始跑步練拳,她突然覺得這地方倒是十分適合喬旻珊的,兩人見麵點點頭算是打過招呼,一個欣賞著美景,一個享受著清新的空氣,倒也各取所需。

這時院門響起一陣吱呀聲,李承染看過去,是孫茂才和周世江兩位老人聯袂而來,看樣子是清晨登山去了,難怪二人看起來精神矍鑠,紅光滿麵的。

辛一凡和葉姿蘭也陸續起來了,此時有小道士為眾人端上了早餐,皆是素食,不過種類不少,特別是糕點,辛一凡覺得吃起來有花草香味。辛一凡的大肚漢形象是出了名的,幾乎把所有的東西都吃完了,看得孫周二老摸須羨慕。

華夏的養生之道基本都來源於道家,而養生又重飲食,道家的飲食講究素食,進食貴在守時,《黃帝內經》說:“胃滿則腸虛,腸滿則胃虛,更虛更滿,故氣得上下,五藏安定,血脈和利,精神乃居。” 脾胃被視為人體健康長壽的“後天之本”,飲食以時,保持腸胃一虛一實的活動狀態,才能使腸胃之氣上下通暢,五髒功能安定,營養物質攝取和輸布正常,精神健旺。

孫周二老對於養生自是十分精通,加之與靈珩散人熟知,也是習了不少天師道的養生秘法。

眾人剛吃過早飯,張鼎鑫就來了,而且態度變得十分端正,特別是對辛一凡十分的恭敬,一口一個大俠,叫得辛一凡都有些想吐了。

張鼎鑫的目的還是想辛一凡教他異能力,不過在葉姿蘭能殺人的目光下他沒有再提學什麼看穿事物之法,隻是請辛一凡務必要教教他,讓他也能與靈骨產生感應。

中午時,靈珩散人來了,今天靈珩散人穿著法衣,戴著道冠,法衣上有金絲銀線繡的各種道教吉祥圖案,如鬱羅蕭台、日月星辰、八卦、寶塔、龍鳳、仙鶴、麒麟。

見到辛一凡後,靈珩散人十分鄭重的站立,然後施禮,口中言到:“天師第六十七代傳人張蘊珩,道號靈珩,恭請得道高人辛一凡先生為吾等點化開悟,守吾道統。”

說罷靈珩散人再施一禮口中言到:“張蘊珩再請。”

辛一凡被這個舉動整蒙了,這靈珩散人搞什麼名堂?他立馬閃過身去不受靈珩散人的禮,讓後過去扶起靈珩散人說到:“靈珩道長,您這是幹什麼?這玩笑也開得太大了吧!”

靈珩散人見辛一凡阻攔,於是說到:“辛先生,來,請上座,蘊珩給你解釋。”說罷拉著辛一凡的手來到院中的客堂之中,將辛一凡領到上座,然後自己坐在下首。

“辛先生,這靈骨傳道之法,從古至今都是各教各派教主掌握,今此法在我華夏已經失傳,所以也導致我神州道統傳承堪憂,然天佑華夏,百年來我神州又有聖人出,力挽狂瀾,傳西方聖人之學,又興我華夏文化,互為增益,今強敵環伺,夷滅我華夏之心不死,張蘊珩屍位素餐幾十載,道法有限,今得辛先生點化,得以神遊太虛,此乃蘊珩的機緣,也是先生的恩情,所以今天蘊珩在仙師別院中對先生行師禮,確實出於對先生的感激,也是為了告慰仙師,而且蘊珩還有一個想法。”靈珩散人說到這裏頓了頓,看著眾人。

辛一凡有些不明所以的問到:“道長請直言。”

“蘊珩請先生能開宗立派,弘揚道統。”靈珩散人說到。

“什麼?開宗立派?”辛一凡和孫周二位老人都驚呼到。

“先生和兩位老友不必驚訝,我修道之人所求自然大道,這大道演化分為萬千,我輩之人隻求一途通達即為有道之人,所謂 ‘開物成務’同樣是對道的追求,辛先生當以華夏道統相傳為重,成此務也!現靈骨開悟之法又在先生身上重現,也符合天人感應之說,先生不必有所顧及,隻要先生願意,蘊珩必成此事。”靈珩散人說到。

“道長,晚輩何德何能,妄言開宗立派之事,晚輩隻是偶然獲得了靈骨感應之法,純屬運氣,道長,這件事就不要說了吧。”辛一凡回應到,靈珩散人的話有些太驚人,他從來沒有想過什麼開宗立派,他現在想的是找聖教報仇,開什麼宗立什麼派,舒靜嫣、葉正飛的大仇不報了?那聖教和耀華集團都撞了自己兩次,自己怎麼可能在這裏聽靈珩散人吹牛。

想到此處,辛一凡又繼續說到:“道長,晚輩實在是沒有那個崇高的追求,晚輩還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做,還有大仇未報,私怨未了;況且晚輩德能有限,請道長不要再說此事了,道長有需要一凡時盡管開口。”

“先生還有何大仇未報,私怨未了?”靈珩散人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