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老僧(1 / 2)

在邊城的日子,辛一凡和李承染兩人感情迅速升溫,辛李兩家的老人也樂見其成。

辛一凡會帶著李承染看盡邊城的風光,還有自己從小常去玩耍的地方。

山城多秀麗山川,城中有鳳凰山,一條酉水河穿城而過。

鳳凰山隻有三百米海拔的高度,現在修了石梯可直接通到山頂,從山頂可俯瞰整個平坦的邊城。

石梯共999級。一開始辛一凡告訴李承染時,李承染還不信,於是兩人還真去數過一次。

半山腰有一佛寺,名曰傳燈。

李承染見石梯走到中間後,有一條路,出於好奇,拉著辛一凡走了過去,山間多密林,二人行了約五分鍾,就能看到林中有建築隱約可見。

再往前走數百米,就能看見寺廟。

寺廟不大,外麵並無門庭,通往大殿隻有一條青石板的路麵,路麵上有蓮花浮雕,意為步步生蓮。

大殿外有一院壩,有不少善男信女在燒香。

李承染徑直從側門步入大殿,隻見側門處擺有桌椅,一名中年僧人正在寫著經文,旁邊坐了一小沙彌,大約十來歲的模樣,十分專心的看著中年僧人在抄經。

見到有人進來,小沙彌抬頭看了看李承染和辛一凡,笑嘻嘻的站起來對二人雙手合十見禮。

李承染一愣,也趕緊給他合十回禮,辛一凡也照做了起來。

還是第一次去寺廟有和尚過來主動行禮的,雖然是個小沙彌,李承染也不想失了禮數。

不過看小沙彌頭上並無戒疤,應是剛入空門的弟子吧,辛一凡想到。

中年僧人也停下了手中的筆,抬頭起頭看著辛一凡和李承染,二人趕忙合十見禮。中年僧人回禮後,說到:“阿彌陀佛,兩位施主吉祥。”

“法師吉祥。”二人回禮到。

隨後,李承染開始誠心禮佛,辛一凡也跟著她的樣子跟著頂禮膜拜起來。

中年僧人見二人頂禮,也走到佛前,敲響缽盂,口中頌起經文。

禮佛完畢,二人對中年僧人答謝,李承染在功德簿上寫下功德,並寫上辛一凡和自己的名字。

對於李承染寫的數字,中年僧人有點驚訝,隻見李承染直接寫的五萬元。果然是地主家的孩子呀!辛一凡瞄了一眼,心中歎到。

對於這傳燈寺,好久都沒有這樣的功德了,中年僧人開口說到:“貧僧謝過賢伉儷,不過容貧僧多一句嘴,功德隨喜,卻無必要強求的。”

聽到中年僧人說二人是伉儷,李承染心中一喜,也沒有反駁,口中說到:“法師慈悲,我們二人見廟外有些地方破舊了,隻是想盡些心意,不必介懷。”

確實,這傳燈寺除了大殿修繕得很好外,其餘地方都很破舊。

“貧僧謝過二位,阿彌陀佛!”中年僧人雙手合十並肅容道。

二人也客氣還禮,這時小沙彌走上前來,手捧一本書,遞給李承染,說到:“姐姐,這是大師傅手抄的圓覺經。”小沙彌的普通話說得十分標準和中年僧人的口音很像。

李承染接過經書,仔細看了看封麵和裏麵的內容,隻覺得這字十分工整好看,整部經書就像一件藝術品,她不是太懂書法和經文,也覺得這本經書不似凡品,遂將經書遞給了辛一凡。

接過經書後,辛一凡翻看了一下,心中也是有些動容,這手趙體小楷簡直能夠比擬大家了,再翻看裏麵的內容,運筆並不完全法古,結構和起收筆處有借鑒啟功體的優點,每個字一氣嗬成,全無頓挫之處。

這是掌握經體小楷且筆法其高明的人的作品,辛一凡從小接觸書法,對鑒賞來說火候是夠的。

“法師,這是您的手跡?”辛一凡訝然問到,沒想到在這邊城小廟還能遇到書法造詣如此高的大師。

中年僧人搖搖頭笑到:“貧僧哪有這份功力,這是大師傅的手跡。”

小沙彌趕緊補充到:“大師傅是師傅的師傅,是我們廟裏的住持呢!”

“法師,能否為我們引見一下大師傅,我,我家這位自幼喜歡書法。”李承染看出辛一凡是極為喜歡這本經書,特別是對字非常感興趣,不然也不會開口詢問了。

“這,那我得去問問大師傅,他一般都不見客人的。”中年僧人有些為難,不過想到李承染和辛一凡又十分虔誠慷慨,隻得如此說到。

李承染連忙感謝,中年僧人隻是合十還禮後就出了大殿,往禪房走去。

不多會兒,中年僧人走進大殿,開心的說到:“剛才貧僧說有人十分喜愛大師傅的手抄經書,想見見他,我還誇兩位施主氣度不凡,沒想到大師傅就同意了呢!”說罷,他又對小沙彌說到:“小冬,你帶兩位施主去大師傅的禪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