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欲投陸康(1 / 2)

陸醜跟在陸老漢的身後進到屋中,李氏已經在床榻上睡著。

陸老漢看著已經熟睡的妻子,眼中充滿愛憐。陸老漢與李氏已經結為夫妻不知道多少年了,但是兩人一直恩愛有加。如今李氏病倒了,陸老漢自然是心疼。

陸老漢心中正感觸著命運,卻是陸醜看到陸老漢憂心忡忡的樣子,從門外端水進來。

陸醜舉起手中的水杯,對著陸老漢說道:“父親,先喝口水吧。”

陸老漢看向陸醜,心中十分寬慰,點頭說道:“好,且放在旁邊吧。”

陸醜很乖巧地將水放在陸老漢的旁邊,而後走到陸老漢的身邊,端正地坐在一旁。

陸老漢笑著問道:“最近可學些什麼?”

陸醜聞言,無奈地搖搖頭說道:“父親,孩兒如今已經將四書五經通讀了一遍,其中感觸頗多,但是這裏卻是已經沒有老師可以為我解惑了。”

陸老漢聽到陸醜的話語也頗為無奈。畢竟,就連吳郡最有名的教書先生也拿陸醜沒轍了,恐怕隻有當世大儒才能教的了這個孩子。

隻是當世大儒又怎是那麼好請的?

不得不說這個孩子確實是聰明的近乎妖孽,凡是所教的東西僅僅一遍陸醜便會融彙貫通變成屬於自己的東西。

至於誦讀也不在話下,隻是要稍微花些時日而已。

不過,就算會花些時日,早就讀完四書五經的陸醜此刻早就能將四書五經背誦出來,但是,若是說要完全理解卻也談不上,畢竟沒有良師輔導,就算陸醜有些見解也無人解惑。

通讀與讀通,兩字順序不一樣,卻相差十萬八千裏。

陸老漢起初對此也是十分頭疼,但現在陸老漢的心中卻是有一個讓人不知是福是禍的想法。

今天,陸老漢剛到鐵匠鋪就接到一個消息,是陸老漢同族的陸康派人傳來的。

此刻陸康已經從武陵太守調任桂陽太守,卻是偶然之間知道陸家如今出了陸醜這樣的一個神童,便想要讓陸老漢過去。

其中有兩點意思:一是接濟陸老漢一家,再次則是想要好好培養一下這個號稱是陸家下一代的翹楚的人物。

不過,陸老漢卻也是人老成精的家夥,現在這世道雖然還沒有黃巾起義的時候那麼混亂,但是,現在距離黃巾起義也就還有兩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這個世間已經有許多災難降臨,而由此導致的流民更是不在少數。而其中一些走投無路的流民自然就被逼無奈上山落草。

所以,這通往桂陽的路可並不好走,隨便出來一隊山賊就夠陸老漢一家搭進去。

而陸康卻是因為新官上任,自然公事繁忙。

所以,陸康已經明確示意自己沒有辦法來接應陸老漢一家。因此,陸老漢一家此去桂陽便要自己一路前行。

按地理上來講,桂陽離吳郡吳縣說遠也並不是很遠。但是,即使不遠這一路也難免不會遭遇些意外,這也正是陸老漢犯愁的地方。

陸老漢看著陸醜,不免地輕聲歎了口氣,卻是心中知道無論為了什麼,自己都是要去,可是如何安全地到達桂陽,卻是自己所要麵臨的第一個難關。

陸醜兩世為人,卻是看得出來陸老漢似乎正在為什麼事情發愁,不免用稚氣未退的童聲問道:“父親可是遇見什麼麻煩了麼?可否跟孩兒講一下,看孩兒是否能幫的上父親。”

陸老漢心中苦楚自然難說,但是心裏憋久了也難免想要說些話發泄一下。

於是,陸老漢對著陸醜說道:“沒什麼事情,卻是你的叔父來信,想要讓咱舉家西遷桂陽,但一路險阻,再加上現在世道不太太平,心中難免有些惆悵。”

陸醜聽聞,卻是有些不解的問道:“叔父?叔父怎麼去了桂陽?”

陸老漢卻是聽見陸醜的話,心中難免生出一些傲氣,說道:“這個你卻是不知,你這個叔父卻是咱陸家的俊傑,在你出生的時候他就被升為武陵的太守,所以,你不知道也是屬於正常。”

“武陵太守?”陸醜聞言更加疑惑,卻是陸醜隱約中並沒有記得有哪個姓陸的當過武陵太守。

而武陵太守陸醜所記的莫過於劉備在和孫權聯合破曹之後奪荊南四郡的時候的那個武陵太守。

不過,至於姓甚名誰,陸醜卻是也不太清楚,隻是隱約記得是個姓金的人,至於這個陸家的武陵太守,陸醜卻是記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