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戰後雜談(1 / 2)

陸醜聽見孫策話,嘿嘿一笑。

實在是陸醜不知道說什麼好,畢竟,這一場比試下來自己也是受益者。

從這場比試之後,陸醜有了屬於自己的進攻招式。

雖然這種招式還並不完善,而且,與自己想要學戟而言還差上一截。

但是,陸醜相信,隨著自己不斷的努力,自己還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間的。

要知道,今年自己才僅僅四歲而已。

若是按照二十多歲是人生武藝的高峰的話,那麼,自己還有將近二十年的時間可以努力。

這二十年的時間,足以讓人脫胎換骨了。

而且,現在陸醜雖然比孫策還差上些許。

但是,陸醜也相信,等到自己武藝大成的時候,和孫策比試誰勝誰負還未知。

孫策自然不知道陸醜這個小家夥在想什麼。

剛才的一番打鬥,讓孫策所有的不開心全部煙消雲散,笑嘻嘻的問道:“賢弟,看你這番身手,不學武藝實在是浪費,不如拜我父為師,好好曆練一下可好?”

陸醜笑著打斷孫策的話說道:“策兄,家命不可違,而且,叔父陸康此時已經在桂陽等我們了,君子以誠信待人,相信策兄能明白小弟的苦衷。”

不過隨即,陸醜又說道:“不過,策兄也不必傷感,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有朝一日,我們終究相見。”

孫策聽完,哈哈大笑。

而一旁的周瑜在聽見“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時候,不由得眼前一亮。

隨即,周瑜也走上前去,笑著對陸醜說道:“賢弟真是出口成章,沒想到賢弟居然有這樣豁達的胸襟,為兄佩服。”

隨後,周瑜轉身跟孫策說道:“兄長,既然陸醜賢弟已經答應他叔父,咱還是要成人之美的好,不必為難陸醜賢弟了。”

孫策本身也是豁達的人,聽見周瑜如此說,心中早就放下了。

陸醜笑著對周瑜說道:“在周兄前麵獻醜,還請周兄海涵。”

周瑜微微一笑,說道:“賢弟過謙,賢弟才華勝瑜十倍,枉瑜還癡長幾歲,實在是慚愧。”

孫策一看,這兩人恐怕若是任由他們謙虛下去的話,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盡頭了。

於是,孫策急忙說到:“兩位賢弟都不必謙虛了,你們若是如此,讓我們這一介武夫情何以堪啊。”

孫堅聽見孫策開口,自己也附和著說道:“好了,兩位賢侄都是未來國家的棟梁,不必謙虛。”

實際上,孫堅的心情十分複雜。

本來,他聽見孫策幫自己招攬陸醜的時候,心中還十分歡喜。

不過,陸醜這個家夥似乎是軟硬不吃,鐵了心的想要去自己的叔父陸康那裏。

孫堅不知道陸醜為何會如此。

不過,孫堅也並不奇怪,畢竟,陸康現在論勢力,還是要比自己大一些的。

畢竟,陸康也是一郡太守,而自己現在也僅僅是一個縣丞而已。

所以,陸醜要投陸康自然在情理之中。

但是,孫堅隱約覺得,按照陸醜的才華來看,似乎並非是那種趨炎附勢的人。

而孫堅自信,自己的實力絕對在陸康之上,因此,陸醜像要投靠一人,也定然是選擇自己而不是陸康。

所以,孫堅現在覺得十分鬱悶。

作為一個成年人,居然無論如何都無法看清楚一個孩童的心性,實在是鬱悶。

不過,孫堅也並非拘泥的人,笑著說道:“策兒,既然陸醜賢侄已有決斷,我們就不要強人所難了,正如陸醜賢侄所說一般,有緣份的話,到時日自然會相見的。”

孫策聽完,也是頗為無奈。

本來,在陸醜說完之後,孫策就已經打消了讓陸醜個跟自己赴鹽瀆的想法了。

不過,經過別人這麼一說,仿佛自己真的是那種強人所難的惡人而已。

實際上,孫策還真麼想那麼多。

隻是,孫策覺得陸醜這一身才華,若是沒個明白人指導的話,就浪費了。

而孫堅毫無疑問的是這個明白人。

而且,孫策也希望,陸醜在身邊的話,就可以時時刻刻警醒著自己。

畢竟,剛才的比試孫策和陸醜雖然都有所突破。

但是,孫策知道,自己原本就在突破的路口上。

不過,自己在那路口停留的時間太久,而導致自己今日才最終突破。

但是陸醜就不同了。

孫策可是看的明明白白的,陸醜是在與孫堅戰鬥的時候才到達這個瓶頸的。

不過,僅僅是盞茶的功夫,陸醜就成功突破,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招式。

這麼快的進步速度,讓孫策不得不佩服。

也正是因為如此,有陸醜在身邊,孫策才更加有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