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那個房間的那個人(完)(1 / 3)

因為那個人賦予的權限,對於新宇宙來說,薛旺就是掌控它的人。

不過,薛旺哪怕擁有了一個宇宙,他也沒有特別的開心。

因為,他明白有一堵牆,他是無論如何都突破不了。

對於那個人來說,這堵牆是幻想和現實的距離,對於他來說這堵牆是桎梏和自由的距離。

當然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不自由。

薛旺期待的一切和計劃,都在那個人最後攤牌的時候土崩瓦解。

而他將對於自己計劃失敗的情感,則投入到了新的宇宙當中。

爆炸的宇宙,以飛快的速度膨脹。

幾乎一瞬之間,就形成了燦爛的星海,又幾乎一瞬的時間,發展出了璀璨的文明。

不過,這一切有趣麼?

至少對於他來說是無趣的。

他在這個宇宙,一共呆了不過七天的時間,就與那個人說道,“我回去了。”

那個人也留下了最後一行字,“願你的世界可以永遠的持續下去。”

當薛旺看到這行字的時候,突然之間覺得某種原先隻能微妙感覺到的聯係,就此中斷了。

薛旺回到1號宇宙後,王韜等人迫不及待的圍了上來,問他到底去了哪裏。

“我沒有達到那個人所在的世界,但是我到了一個新的宇宙。那麼宇宙在我去了之後,才開始最初的爆炸。我能夠設置那裏的宇宙常數,時間流速,等等各種各樣的細節。

整個宇宙,可以說是我的玩具。

這是那個人送給我最後的禮物。

至於他……

已經斷開了最後的聯係。

估計,以後我們不會再感受到他觀測我們了,我們不會再受到他的影響了。”

王韜聽到薛旺的話說道,“我們也已經發現了。”

汪紅旗一邊接道,“我們觀測到了宇宙常量的變化。”

薛旺點了點頭。

為什麼那個人不再關注之後,就會產生如此多的變化呢?

原因一點都不複雜。

就像是人們最開始了解量子學說的時候,總發現一旦有觀測者,量子就會崩塌,就會被確認。

著名的楊氏雙縫實驗,說的就是這個問題。

而在實驗當中,有沒有觀測者進行觀測,造成的兩種後果。

讓不能接受的頂級科學家薛定諤說,這相當於一個盒子裏放了一隻貓,沒打開盒子之前,這隻貓既處於活著的狀態,也處於死了的狀態。

愛因斯坦也說,上帝不會投骰子。

至於後來,人們才發現觀察者效應的原因。

就是因為人類發明的所有觀測設備,都是在對光子進行改變。

需要先發射出一個光子,轟擊在觀察對象上,然後再根據反射回來的光子的狀態進行判定。

這種觀測技術,在被觀察對象,大於光子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問題。

因為,如果將光子比喻成一個小汽車,這個時候用光子進行觀測,大抵相當於用小汽車撞大卡車。

大卡車是公路上的王者,哪怕被小汽車撞了,因為自身的體量,也不會有太大的偏離。

但是,如果是小汽車和小汽車相撞,兩輛小汽車的狀態,就都發生了比較大的改變。

而一個小汽車沒有被撞,和一個被撞的小汽車,顯然是兩種狀態。

同樣,對於宇宙也是如此。

如果,有一個存在,能夠覆蓋這個宇宙的每個角落,對於這個宇宙進行觀測,那麼哪怕那個觀測者,對於這個宇宙什麼都不做,這個宇宙依舊會被他影響。

而之前大家沒有發現那個觀測者的時候,以為那個就是真正屬於宇宙的頻率。

但是,當那個人停止觀測之後,整個宇宙的背景輻射,以及各種號稱可以亙古不變的數據,就會開始發生改變。

這種改變,可以看起來毫無影響,也可以看起來有著莫大的影響。

不過,如今薛旺所在的這個宇宙,對於整個宇宙的了解,已經到了非常高的程度,盡管事情是突然發生的。

但是也能夠在之前的宇宙災難應急預案中,找到相應可以進行應對的方案。

於是,雖然宇宙一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就連某些基於這些數值運行的設備和生命,都要進行新的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