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雲停好車的時候,發現趙延壽和一名氣質不俗的中年男子正在不遠處等他。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好嘛,急到這程度了,價錢肯定開不低。
“李青雲,總算把你盼來了,這是我師兄宋致遠,省保健局的專家。”一看到李青雲下車,趙延壽就急著跑過來,為他介紹。
李青雲心說,幸好早有準備,把手裏的一個方便袋隨意的一揚,說道:“知道你們的目標,我也吊你們胃口,自己拿去看。”
“什麼?你就把百年野山參放在方便袋裏?”趙延壽極為驚詫,剛接過袋子,就被旁邊的師兄搶了過去。
“讓我看看……李先生,你這真是百年人參嗎?怎麼長得……咦?須子好長,挖得好完整。”宋致遠說著,把人參放到鼻子處聞了聞,臉上露出一絲陶醉的表情。
“好純正的香味啊。沒破一點皮,就能流露出這樣的香味,野參錯不了。斷定年份,需要從蘆、紋、皮、體、須,這五個方麵判斷,這也是常說的‘五形’。”
“蘆即根莖,也稱地下莖,即主根頂端細長部分,俗稱“蘆頭”。每年秋季地上部脫落,在根莖上留下一個莖痕,俗稱“蘆碗”,其數量隨參齡增加而增加,也是鑒別參齡長短的主要標誌,由於生長環境和自然災害等影響,分為好多種情況,並非人們常說的一個蘆碗一年的說法,但一般說來,蘆長、蘆碗多而緊密,總是不錯的。 ”
說到這裏,宋致遠眉頭微皺,指著這根人參的蘆頭說道:“你的這根野參蘆頭不多,大約隻有幾十個。和百年參有細微的差距。當然,不能單以蘆頭來判斷,還要綜合其它四點。”
李青雲有點緊張,他是知道這棵人參真正年份的人。聽宋致遠如此在行。三言兩語。就把這棵人參說得頭頭是道,似乎每一根須子都是一種特征。生怕他鑒定到最後。說這是一顆十年份的普通種植參。
幸好,宋致遠對人參再熟悉,也隻能根據現有的知識判斷。
他指著人參上的肩紋笑道:“你們看這人參主體的上半部分,這些橫紋非常緊密。也非常深,一條條緊密連貫,錯落有致,這說明這根人參的年份極長,甚至超過我以前所見的百年參。所以說,鑒定野生人參,不能從某一特征。武斷的下結論。”
“而且這根人參的表皮呈金黃色,似錦鍛一樣,這就是常說的錦皮特征,皮肉堅實。皮質細膩,百裏挑一的好皮相。”
論“體”的時候,宋致遠說這根參是“疙瘩體”,品相不太好。
但“須”的特征又極好,說這支野山參,根上生長的須根細長,柔韌性強,有彈性、其上綴有小米粒狀的小疙瘩稱為“珍珠點”。
一番評點之後,宋致遠總結道:“野山參的質量以生長年久、蘆長、碗密、帶圓蘆、體豐滿、紋深而密、螺旋狀、棗核艼、帶珍珠疙瘩、須根堅韌不易斷,五形俱佳者為極品野山參,但並非所有的野山參五形都明顯,由於各種自然環境的影響,一支看上去隻擁有五形當中的幾個形的,也可能是一支好的野山參。”
李青雲這根花盆裏種出來的人參,被他評為“三形上佳,質感一流。”,年份在百年左右,香味醇厚,可列為一極野山參的行列,算不上極品。
李青雲舉起大拇指,極為佩服的說道:“高,真是高人啊。想不到一支人參,也有這麼多學問。今天算是漲了知識,開了眼界。”
宋致遠微微得意,不過仍自謙的笑道:“一般啦,我也是跟著師父多學幾年,由於師父一直給中樞部門的首長做保健醫生,我見到百年野參的機率比較高。見的多,自然能分辨好壞真假。”
李青雲笑道:“既然宋醫生是專家,那咱也不嬌情,你說這根野山參值多少錢吧?價格合適了咱就賣。”
“這個……由於野山參價格極貴,需要稱重之後,再做估價。一般根據人參的幹濕比例,一般相差四倍。也就是說,一棵鮮人參重300克,曬幹之後,隻能有70多克。”
“像你這根野山參,如果鮮重有三百克左右,參加拍賣,或許能賣到兩百萬左右。但是,如果你急著出手,我可以以一百五十萬的價格收購。畢竟拍賣會,需要很多手續和稅費,到手的價錢和我開的差不了多少。”宋致遠有幾分遲疑的說道。
可能壓價有點低,他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卻見李青雲大手一揮,極為爽快的說道:“既然你是趙延壽的師兄,那都不是外人,趙醫生也幫過我不少忙的,就按你開的價賣掉。人參你拿著,錢打在我的卡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