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科技年(2 / 2)

量子空間傳輸通道Q構建進度100%,已完成

量子空間傳輸超微模型通道R與量子空間傳輸通道Q對接契合度100%,已完成

V教授認真的看了看液晶投影屏上逐漸穩定下來的數據,指了指其中的量子空間傳輸超微模型通道R專屬的納米級傳感器的數據P,說道:“數據不對”。

W博士猶如啤酒瓶底厚的近視眼鏡後的雙眼瞪大,液晶投影屏上其中的量子空間傳輸超微模型通道R專屬的納米級傳感器的數據P已經變成紅色。

T型量子精準測算器的操控台上亮起紅燈,機械的聲音響起:

量子空間傳輸通道Q遭受破壞,啟動自我保護裝置,已關閉

量子空間傳輸超微模型通道R正在重塑納米微模型,請勿關閉通道

強抗壓真空圓柱視透晶管漸漸集中隕石納米粒,在空間壓力的極度壓縮的作用下,隕石納米粒凝聚成不規則的半橢圓形。

T型量子精準測算器的操控台上亮起紅燈,機械的聲音又響起:

量子空間傳輸超微模型通道R重塑納米微模型已完成,係統正式命名為:納米重塑技術零號計劃之天外隕石,代號O

納米重塑技術零號計劃之天外隕石O的完成度12.34%,相似度56.78%,穩定度90%

W博士推了推猶如啤酒瓶底厚的近視眼鏡,兩撇胡子動了動,說道:“哎,沒想到失敗了!”。

W博士在T型量子精準測算器的操控台輸入長串的操作指令,平行光線從強抗壓真空圓柱視透晶管12個方向照射,對隕石O進行平麵投影。

W博士手中拿著平麵投影圖像,鉛筆輕輕畫出隕石O最長兩端,從實驗室抽屜取出一把半透明刻度尺。

帶著白手套,W博士麵帶嚴肅,絲毫沒有因為度量是實驗的基本操作而有半分的掉以輕心:

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對準了平麵投影圖像的最左端,有刻度線的一邊緊靠平麵投影圖像並且保持平行,讀數時,W博士視線正對著刻度線,緩緩說道:“12.00㎝”。

納米複製金屬模型同時完成,V教授帶著白手套將模型取出,稍微估算後說道:“比我想象中的要薄上許多”。

U學家取出螺旋測微器,調整零刻度線,確認無誤後接過V教授手中的納米複製金屬模型,測量後說道:

固定刻度是3.0㎜,可移動刻度是45.6,

所以長度應該是3.0㎜+45.6×0.01㎜=3.456㎜

W博士推了推啤酒瓶底厚的近視眼鏡,兩撇胡子動了動,說道:“你們兩個老家夥,說說隕石O的切麵為什麼這麼薄?”。

V教授攤攤手,心情大好的笑著說道:“不排除隕石經過大氣層時劇烈燃燒,剩下些石渣渣,還有就是T型量子精準測算器零號計劃失敗,殘次品而已”。

U學家回答道:“數據未經過測量,不作猜測”。

V教授將納米複製金屬模型放下,說道:“你說N研究員待在你的手底下十幾年,可沒學到了半點嚴謹,上次用遊標卡尺,給我往後估讀了一位,差點沒被我罵死”。

U教授聞言,一副大為頭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