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求緣意外救狐狸(1 / 2)

夏天天亮的很早,我慵懶的翻個身,昨晚玩手機到一點,睡得晚了,不過還好是暑假,我可以好好的睡個昏天暗地的,這是我最後一個暑假了,明年就該畢業了。

我叫宋浩,家住魯省雙橋鎮,家裏在鎮上經營個小鋪子,至於做什麼,殯葬生意。對於很多人來說晦氣,但是對我家來說,卻是祖上傳下來的手藝活,也是我家賴以生存的經濟來源,不過現在世道不錯,醫療條件又好,更沒有那麼多人在乎以前的老風俗,所以生意不好做了。

“小浩快起床,跟我去趟老君觀。”老媽的聲音從店鋪中傳來,我家是臨街的房子,樓下是店鋪直通院落。

我使勁睜開朦朧的睡眼,一看時間,才六點鍾,

“去那裏幹啥?”我艱難的爬起床,像沒有骨頭一樣趴在二樓的欄杆上。老君觀在雙橋鎮很有名氣,雙橋鎮北靠山,據說因為山很像一隻蜷縮睡臥的狐狸,所以叫狐山,而老君觀就坐落在山中央那個很像狐狸頭的山包上。

老君觀不算很大,但是曆史久遠,據說從唐朝就存在,在近代的那場戰爭時候,有倭人軍打到這裏,朝著老君觀開炮,連開六炮,所有的炮彈都卡在老君觀門前的奉天石台上,愣是一顆也沒響,全是啞彈,而且倭人軍營當夜也發生了很詭異的事情,當時倭人軍隊就給嚇走了,雙橋鎮因此免於戰火,這算是保佑了一方平安,所以直到現在,老君觀中香火很是旺盛。

“幹啥?當然是求姻緣啊,你明年就大學畢業了,工作找不找到還另說,單說現在這個社會啊,媳婦有多難找知道麼?斜對門老張家的兒子,二十八了還沒對象呐,我帶你去老君爺爺麵前拜拜,咱提前做做準備啊。”老媽頗有些苦口婆心的架勢。

“媽,這事兒您給我念叨了八百遍了,再說了這是求來的麼?那些都是假的,沒用。”我無奈揉著惺忪的睡眼準備回去睡個回籠覺。

“哎,兒大不由娘啊,可憐我準備了這麼多東西,你爸送貨去了,你爺爺看店鋪,行吧,我自己帶著東西去吧。”老君觀離鎮上不算太遠,但是老媽這架勢是打算徒步過去了,大有朝聖的姿態。雖然知道是老媽的苦情計,我還是趕緊跑過去,屁顛屁顛的叫了聲媽,搶過大包小包的東西放到一邊,然後保證跟著去,才算讓老媽開心起來。

徒步走到老君觀要走上二十分鍾,即便是早晨六點來鍾的日頭不算那麼毒烈,我的心裏依然是拒絕的,尤其是還要花十多分鍾爬上半山腰的老君觀。不過有老媽在前,我這做兒子的怎麼能拖後腿。

半小時之後,我們終於來到了老君觀前。老君觀建於唐代,原來就是一座小道觀。改革開放時期,從雙橋鎮走出一位富商,後來回鄉還願,出資重修了老君觀,現在的老君觀除了有一座威嚴的主殿之外,還有東西偏殿,念經堂,鍾鼓樓,住宿樓,前後院加起來也不算小,在青山綠水的懷抱咯中,幽靜怡人,拋開宗教來說,這是個療養休閑的好地方。

“七姑,二嬸也在啊?”老媽招呼熟人,大門左手邊就是念經堂,鎮上很多信道鄉親會時不時來這裏念經祈福,同時也幫著打掃衛生。與其他道士和尚成堆的道觀廟宇不同,老君觀隻有一位道士主持,據說很久以前便是如此,。

趁著老媽跟熟人寒暄的空閑,我順著青石路逛起了老君觀,記憶中我來過兩次老君觀,第一次是上小學的時候,身體不好,據說是招惹了不幹淨的東西,多虧了老君觀上一任老住持給驅除。第二次是高考前被老媽,逼著來祈福,這算是第三次吧。

老媽從念經堂出來,喊著我拿東西去主殿。之前跟老媽打招呼的那位七姑也拿著大包小包的一起進來,跟老媽一樣,估計也是來祈願的。

“福生無量天尊”老君觀唯一的道長早已在主殿等候,道長姓郝,身形微胖,身高大概有一米七五,麵容和藹,除了主持道觀之外還會一手中醫之術,很受鎮上的鄉親尊敬。

郝道長正笑眯眯的站在一旁,不知道是在看桌上的貢品還是在為有人來拜神感到高興,原諒我這麼想,畢竟現在的社會上那些騙吃騙喝的神棍實在不少,能刷卡交功德錢的寺院都有不少。

貢品擺好,香燭點燃。郝道長站在一旁念誦著不知名的經文,經文有一種莫名的旋律,能讓安靜下來,在大殿中回蕩在夾雜著香火的氣息,讓人忍不住肅然起敬。在老媽和那位七姑往功德箱裏捐了香火錢後,郝道長抱出了兩個色澤暗紅的竹筒。

“兩位善信來求簽吧。”郝道長說道。

“讓我兒子來吧,我是來給他求姻緣的,老君爺爺保佑。”老媽雙手合十朝著殿中神像就是一拜,我這是第一次求簽,本能的有些拒絕,本想說句上香磕頭就行了,求簽就算了這樣的話拒絕求簽,但是看到老媽的舉動,我還是老老實實的從郝道長那裏接過簽筒。

“來,跪倒這裏,閉上眼睛搖晃簽筒,一定要誠心明白麼?”老媽把我拉到供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