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鋼芯穿甲彈瘋狂射擊那個黑影,一陣火星亂濺,叮叮當當地響成一片,一個彈夾打完,李歡換上一個新彈夾,小心地走過去,在潛水手電的照射下,原來他剛剛射中的竟是一套人型盔甲。
大廳後麵隧道的兩側,靠牆擺滿了各種各樣的盔甲。仔細數一下,竟然有八套之多。除了讓李歡打成馬蜂窩那套,其他都好好地掛在石頭架子上。在這個空氣幾乎不流通的洞穴隧道裏,它們的品相都保存得非常完好,被李歡打中那兩套盔甲,鋼芯子彈掀飛了鎧甲上的苔蘚,苔蘚下甚至連鎧甲的拋光都沒褪去。
多虧了這裏的高壓富氧環境,能將它們保持的這麼好!
真是虛驚一場,差點把他嚇尿。
剛剛出現的蜥蜴讓他差點吃了大虧。
這個富氧的地下洞穴早就已經發展出了獨立的生態係統,小飛不停地在四處拍攝采景,這座地下洞窟的氛圍對一個影片來說是完美的,但對於身臨其境的人來說,就再糟糕不過了。
為了防止再突然冒出什麼鬼東西,李歡用潛水手電小心地照向隧道深處。在手電的照耀下,四周全是黑色的岩石。這裏岩石的地質和大廳外的似乎不太一樣,摸上去冰涼堅硬,連點苔蘚都不長,而且開鑿得十分精致,兩邊放在石柱上的鎧甲就好像護衛軍一樣,拱衛著這條隧道。
朝裏麵走了不到十米距離,李歡就被一扇石門擋住。
在潛水手電的光照下,這扇石門通體透著黑色,上麵雕刻著交叉的刀劍和荊棘,雕工精美,圖案被圓環圍起來,好像是一個徽章模樣的東西,李歡看了半天,也沒弄明白這個徽章是什麼回事。
反正一切都先拍下來再說。
在門前,散落著不少十七世紀風格的金屬兵器,在石門上還有刀砍斧鑿的痕跡。估計最後來這裏避難的人,想要進入裏麵的房間,結果統統被石門給卡死在外麵,心有不甘的情況下想用刀劍砍開石門。
不過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以那個時代的冶
煉技術,用刀劍砍石頭,如果刀劍不折斷就已經稱得上是神兵利器了。在沒有空氣流通的高氧環境裏,金屬還能保持不鏽蝕,但那些死人的屍骨已經完全被時間給衝散,一點痕跡都沒有剩下。
這兩扇石門不僅鎖閉了海盜們的寶藏,還鎖閉了他們求生的希望。
李歡將鋒利無比的求生刀懟進了門縫裏,左右撬了一下,紋絲不動。拔出刀來,太極勁運到刀上,狠狠地插入石門,刀鋒隻不過進去兩寸就被門口某種堅硬的物質擋住了。李歡微微一愣,老子插花崗岩都是能沒入刀柄,這個石門不簡單。
這難道就是大廳石碑上記載的“歎息之牆”麼?
它的硬度在冷兵器時代,真的稱的上是歎息之牆了。連求生刀都插不進去,天知道這歎息之牆是什麼做成的。可冷兵器沒辦法,不代表李歡對這歎息之牆沒有辦法,在他的虛擬空間裏可是放著不少高爆槍榴彈。
人和動物的區別,就區別於人類會使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