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每一位點開本書的讀者!愛你們??
三天後,梁城早已經回到了自己的小木屋。在木屋前盤坐的梁城揮揮自己的拳頭,露出了滿意的神色。
梁城原本的肉身好像到達了一個界限。一直無法進步。也許是因為洗筋易髓。也許是因為境界突破了陽神的原因。他的肉身又開始變強了。
此後梁城的生活就變得有規律了起來。他一般是淩晨四點半就起床開始練拳,一套很普通的拳法。到了上午九點的時候,就開始培育劍??,一直到中午。下午開始雕刻木劍,不過手中拿著的雕刻工具已經不是劍元小劍了。而是一把劍嬰凝聚成的小劍。到了傍晚,他就會牽著小玲的手。行走於後山的小路上。
最開始的時候,牽著手的兩人看起來雖然很溫馨,也很協調。不過兩人並沒有什麼異樣。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牽手的兩人的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人一樣,他們的氣息交融從最開始的越來越明顯,到現在倒是變得越來越隱藏。
不過讓人不解的是。原本修劍的梁城,應該是顯得淩厲才對。而木屬的小彤應該充滿平和生機才對。但此時他們倆個卻是剛剛好相反。劍修的梁城卻是更加平和和內斂,而木屬的小玲卻發出了極其淩厲的氣息。
這其實是梁城從那司馬倩記憶中找到的一種雙修功法。這功法包含靈、肉、魂三部分。梁城去掉肉,取其靈、魂兩種。這樣一來,好像非常適合小玲現在的狀態。
半年,隻經過了半後,小玲在這半年來突飛猛進,半年的時間就從元神初期到達了元神後期。而且快要到達大圓滿的樣子。
至於境界上的不穩?梁城根本不擔心。作為自己的道侶,他放開自己的劍嬰對外界的感悟。讓小玲也可以提前開始接觸法則。
劍修和箭修雖然有不同。但法則和道也有共通之處的。比如小玲現在就對於梁城最早期的雷刃決形成的那種鋒利之道感悟最深,所以顯得整個人都極為淩厲。而梁城在小玲的元陰之力交換下,卻是顯得整個人更圓潤。更平和通透!不過如果有人能透過那扁木劍鞘,就會發現他背著的那把無名劍蘊含了極其恐怖的氣勢!
至於梁城為什麼不練劍了?因為他已經過了練劍這一階段了。有了正式的師父,他終於有了最明確的修行方向和方法。他對比了一下以前的修行,感覺以前的修行簡直就是亂糟糟的!
劍修,有五大境界。這是他拜師後才知道的。分為劍術、劍心、劍意、劍魂、劍道。
劍術就不用說了,那就是劍法的熟悉。在宗門外的散修。基本都處於這個階段。他們都是通過劍術的修煉來提高自己對於劍的領悟。以前的梁城也是!
但在宗門,劍術隻是最初級的階段。劍術之後分為劍心和劍意,所謂心意心意。其實它們有共通之處。但畢竟是心在前,意在後!所以宗門把它們分為了兩種大境界。
劍意境界包含:劍意蘊養、劍意異象、人劍合一。
其中劍心包含:劍心凝聚、劍心不滅、劍心蘊魂。
劍魂境界包含:魂劍合一、萬物皆劍、劍魂合道。
劍道境界梁城有點不明白,什麼無我無劍、無劍無道、無我無道。反正他沒聽懂,而自己的師父也不解釋。
這種境界的劃分,讓梁城清晰地知道了自己的弱點在哪裏,也知道了自己的強項在哪裏,之前所疑惑或者了解到的東西。有些竟然根本就是錯的!或者說了解得不全。
比如修士為什麼經常背著自己的兵器,那是一種人劍合一的境界,也是為了魂劍合一做準備的。
梁城到於自己在劍修上的境界根本沒辦法分出清出來。比如劍意,他很少蘊養,他也根本不知道怎麼蘊養。劍意異像,劍元屬於劍意異像的一種。而汝城出劍達到一種極致時,可以發出的那一道半月形的劍痕,也應該屬於劍意異像的一種。但這一種好像又有點不一樣。接下來的人劍合一,梁城利用自己的一心二用。用分心控製出現的人劍合人不知道算不算。
劍意後麵的劍心境界,梁城以前是聽都沒聽說過。也別說修練過了。而梁城在雕刻自己的小劍,就是在凝聚自己的劍心。當他第一次完整地雕刻出第一把小劍,他的劍心也才是剛剛形成。而劍心的初步形成。就刺激他進入了陽神期。
而他的師父竟然說,梁城的劍嬰也是劍心境界的一部分,是劍心蘊魂的最好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