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安居平五路(1 / 2)

成都城。

相府內,一位位來來往往的斥候攜著各方的戰報出入府內,向丞相諸葛亮如實稟告著軍情戰況。

“啟稟丞相。我漢中已北的子午道、斜穀等各道皆出現大批魏軍,企圖入境犯我疆域。”

“丞相。據大都督來信,言陳倉、臨涇以外張合率大眾環伺,易欲進犯隴右。”

“報。征南將軍夏侯尚,徐晃分遣部眾各自從上庸、樊城寇虐襄樊一線,我軍局勢危急。”

“報。魏大將軍曹仁親率兗、徐,揚三州之士彙聚文聘所部沿沔水水陸並進直取江津渡,意圖從江津渡登陸以切斷我軍江陵與襄陽間的聯係。”

一時之間,各線之間皆是戰報如臨深淵般,全線告急。

正所謂“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就在此生死存亡之際,丞相府長史楊儀更是慌不擇已地快步奔入府內,麵露焦慮之色,急躁的拱手稟告著:“啟稟丞相。據我方可靠消息所稱,魏國已經與江東孫氏再度冰釋前嫌,現雙方已經組成聯盟,孫權親統諸將引軍十餘萬入豫章,準備跨越洞庭湖攻略我荊南諸郡。”

此一消息頓時猶如驚天動地般令人炸裂!

完完全全的掩蓋了剛才斥候所回稟的魏軍數路大軍大舉南侵的戰報。

畢竟,與魏國之間本就是死敵,魏軍縱然全軍來犯也不足為慮!

但魏軍卻是說服了前一秒還激戰正酣的吳軍引為盟主,共同進犯己方,這就太不可思議了吧?

頓時間,府內其餘幕僚麵上麵容皆是亂糟糟的。

其間,一身著錦袍,儀容儀表極為得體的一中年直言道:“這……這怎麼可能?”

“魏吳如何又相互聯盟了?”

“據荊襄的戰報顯示,吳主孫權為了與魏國爭奪南新、雲杜等膏腴之地,這兩載來頻繁發生戰事,此等矛盾都能握手言和?”

一語而落,蔣琬麵上浮現絲絲震驚之色,他忽然覺得,某些事情好像超出了自己的認知……

比如孫權的數次背盟,毫無信義?

“這孫權小兒,竟又屏棄與我方的同盟,末將以為,此次絕不能在輕信孫權,定要率軍大舉東進狠狠痛擊一番江東鼠輩才是。”

片刻後,一側的青年將領張翼不由厲聲嗬斥著。

此話一出,頓時贏得了府中其餘諸將的認同。

實在是太令人憤怒了……

吳主孫權此是第幾次背盟了?

瞧著諸將的憤慨情緒,一旁的馬謖撫著笑意,托著下巴緩緩說著:“諸君,稍安勿躁!”

“現吳軍背盟,我等皆義憤填膺,但憤怒解決不了問題,我軍現更是麵臨魏軍四路大軍的威脅,也無力東征伐吳。”

“還是靜待丞相可有何決策吧。”

馬謖一席話語而落,才漸漸讓諸人稍安。

隻見此時位居上首的丞相諸葛亮卻麵露嚴肅之色,一邊耳聽著諸斥候的彙報,一麵察著近日來各地守將所呈上來的一封封戰報。

察了片刻,諸葛亮忽是揮扇遙指諸人,厲聲質問著:“國內既是已經發生了這等變故,汝等卻不思報與陛下知曉,卻反而先來相府報與本相,易欲何為?”

頃刻間,他臉色便陡然嚴肅起來,更是展露殺氣騰騰的目光。

一瞬間不僅數位斥候呆愣當場,仿若木雞。

就連兩側跪坐的各屬官亦是狐疑無比。

“丞相這是怎麼了?”

“如此攸關之際,他為何主次不分,反是追究起君臣之道了?”

瞧著諸葛亮麵上的厲色,其間一位早已被嚇得麵如土灰的斥候隊長隻得拱手小心翼翼地彙報著:“丞……丞相。此乃陛下之令也!”

“陛下登基之日便曾告誡小人等,若國內、朝中有何等軍情大事,當優先報與丞相知曉。”

一時,斥候顫巍巍地述說著實情。

未了,諸葛亮才漸漸熄了雷霆之怒。

“既陛下有此告誡,那爾等便無罪,先行退下吧,繼續探聽魏軍之動向。”

“喏。”

得到首肯,諸人才緩緩鬆了口氣,連忙拱手告退。

驅散斥候,丞相諸葛亮也屏退各級屬官,隨後與家仆下令十五日以內,杜絕任何人造訪。

諸葛府於大敵降臨之際,反而閉門謝客了。

接下來的時日裏。

魏吳聯盟共同來襲的消息不經奔走相告,五路大軍總計數十餘萬之眾大舉殺來,更是在蜀中各郡民間引起了軒然大波。

國內漸漸埋上了一層層的陰霾,民眾心間也忽是遭受著一股戰爭情緒的壓力。

頗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趨勢。

隻不過。

更遭的情況卻還不止於此!

自魏吳聯盟的第五日,一則戰報再度從益州南部傳回成都朝堂之上。

戰報言:益州豪族雍闓與高定等眾相互勾結謀反以後,更是大肆拉攏、脅迫南中地區各大山頭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