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烈火,焚燒洞庭湖,半天天際仿若被染得透紅,更令吳軍士卒上下進皆膽喪不已。
一場大火,亦是燒毀了江東精銳,燒毀了孫權稱雄荊襄的無盡希望。
望著一艘艘戰船間,甲板上到處被大火引燃,孫權此刻早已未有了先前的意氣風發,反是麵含著淚,麵上充斥著悲傷的情緒,痛苦的神情。
完了,全完了!
這一刻,他知曉這傾盡全力所集結的十餘萬眾乃是江東根基,一旦折損於此,不僅他稱雄荊襄的雄心就此消散。
恐怕接下來江東會陷入內部不穩,暗流湧動的時局,他甚至連保全江東諸郡都成為了困難。
索性。
關鍵時刻,還是布防於洞庭已北構造防線的徐盛、留讚忽然率眾從荊州側翼殺至,一番猛攻之下終是撕出一條血路,接應了吳軍主力破圍。
隻不過。
雖然吳人成功突圍,但此次亦是損失慘重,元氣大傷,經後續的清點下,吳軍此次共計損傷接近五萬餘眾,其中大半葬身火海,另一部分則是在最後遭受到了關平率部全軍出擊的廝殺所損。
縱使吳軍尚且還有五萬餘眾,但經此一戰,全軍士氣早已陷入最為低迷的時刻,已是兵無戰心,江東再無餘力爭奪荊襄諸郡。
孫權隻得無奈被迫舍棄洞庭水營,率部朝著湘水暫退至背靠夏口的油江口駐防,以休養元氣。
但所謂痛打落水狗。
此刻的關平卻計劃格外明朗,立即調遣各部紛紛向油江口碾壓而上!
牽一發而動全身。
荊州軍動了。
但不僅僅是關平統領各部擊吳軍主力,突襲柴桑成功的陳式所部也是思路清晰立即出兵向上遊的夏口水域挺近,企圖兵臨夏口再下一城。
另一方麵,已在嶺南南海郡立足的費詩,也與各部彙合封鎖了通往江東的主要通道,斷絕了吳將全琮與江東的聯係,將之徹底困在了交趾數郡。
而緊隨其後,他也是領軍沿南海進軍會籍郡。
一股股強烈的兵鋒席卷而來,頓時便讓孫權感到了頭疼。
荊州軍淩厲的攻勢極為強盛且策略環環相扣,令他絲毫沒有調整的時間。
油江口,吳漢雙方再次進行一場水戰。
但吳卒本就初逢大敗,軍心不穩,又兼荊州軍所改良後的車船無論是從航速、性能都遠遠優於吳軍,
一番激戰,吳軍再度落敗!
孫權隻得無奈退守夏口水域,隨之背靠夏口堅城構造了防禦,以圖防禦戰術。
隨即,他遂也立即遣使往曹營,請求曹仁領軍援救。
隻不過。
就在孫權以為關平會趁勝進軍以雷霆之勢攻擊己方時,關平卻偏未如他所想這般行事。
火燒洞庭湖取得大捷以後。
荊州軍上下頓時士氣大震,軍中士卒但凡所見關平時,便止不住的生出一陣陣頂禮膜拜之敬意。
關平隨即又與黃權等眾一席商議過後決議,以黃權繼續率萬餘部眾沿湘水進軍至夏口水域與吳軍展開對峙,以拖住吳軍的軍力。
至於關平則親挑選精銳,最終挑了五千眾水師以及八千步騎,總計一萬三千餘眾轉進湘水入長江前去與負責沔水內陸防線的傅肜彙合。
而已經襲取柴桑的陳式卻也並未領軍朔江而上合軍黃權一同攻擊夏口,反是以柴桑為據點分遣諸部縱兵劫掠江東腹地。
連日來的襲擾,由於荊州軍隻對各地豪強出手卻對普通平民秋毫無犯時,江東諸豪強亦是不厭其煩!
他們開始聚集起來奮筆疾書遂差家丁送信與夏口,請求吳王孫權速速領軍回叛,不然再讓荊州軍如此肆意妄為下去,那他們所積攢的數十年家業將毀於一旦也。
此時刻,陳式對付江東豪強的辦法與兩載前關平於汝南、比陽所實行的對策極其相似,都是以抄家為主。
且為了大局考慮,不激起江東諸豪強全權對抗己方,他也並未動平日裏於民間享有清譽的豪強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