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縱然謀劃有誤,但好歹身後還有其父兜底。
但現在自己獨當一麵,關平卻深知每做一步決定都需要慎重。
隨即,他回首側目望著從旁的幕僚劉逢,低聲道:“先生,龐從事之見,您怎麼看?”
聞言,劉逢思慮片刻,拱手沉聲道:“君侯。以逢愚見,我軍此次縱然即將會遭受魏軍徐晃部的夾擊,兵力上遠遠處於劣勢,但我軍也斷然不可避戰,不然襄陽城定成孤城也!”
“若我軍一時撤離,那魏軍勢必大舉圍困襄陽城,而漢江水位下降至少一兩個月的冬季寒潮時期是沒辦法動用水軍外圍策應襄陽,而步軍一旦撤退,也將無法再抗衡魏軍。”
“畢竟,作戰講究士氣,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若要戰便要戰至最後,一旦我軍此刻罷兵休戰,那襄陽則斷能存也!”
一時之間,劉逢鄭重地解釋著前後因果。
聽聞著總總原因,關平內心本就不傾向於罷兵休戰,這一刻也更是打定了主意,要戰鬥到底!
沉思半響,關平麵色忽然嚴肅起來,麵視諸將沉聲道:“諸位。龐從事之言也的確在從大局方麵考慮,再繼續顫鬥下去我軍會麵臨著兵力上的劣勢,但本將已經計議已定,此次無論如何,都要戰鬥到底,戰至最後一人。”
“此戰雖險,但本將亦絕不後退半步,與諸位將軍同在。”
“將軍威武,威武……”
一時,隨著關平表明了戰鬥到底的立場後,此起彼伏的陣陣高吼聲頓時響徹大營之間高呼著,他們心底所燃起的戰鬥意誌再度強烈數分。
隨後,關平揮手打住諸人,遂道:“現敵將徐晃正趁漢江冰凍之際率部渡江,但兩萬餘眾想要全權渡河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而為避免遭受敵軍夾擊,使局勢進一步惡化,本將決定先發製人,直取曹仁大營,大破魏軍。”
這一番豪言壯誌脫口而出,關平隨即不等諸將以反應的情況便下達了道道指令,隻為明日的決戰。
他已經做出“破釜沉舟”的準備,此戰不成功便成仁。
翌日清晨。
漢軍大營。
營間各部軍士齊聚一團列陣,陣勢與陣勢間長戈林立,那緊密的陣勢間充斥散發著軍士們那令人畏懼的騰騰殺氣,讓人感到森嚴無比卻又望而生畏!
關平此刻一席藏青戰袍,高居將台,厲聲高呼著:“諸位將士,此戰關乎著我荊襄諸郡的榮譽,若敗,則魏寇可乘勢追擊,勢如破竹席卷諸地,本將想必你等為了家中父老妻兒的安危,定然會考慮榮辱後果,便不再多說什麼。”
“本將重申一點,此次將與你等同在,同甘共苦,流盡最後一滴血,誓死不退,寸土不讓!”
“大漢萬勝,萬勝……”
隨著關平一番番慷慨激昂地陳詞,營間濃厚的氣氛頓時便燃了上來,下方萬千軍士紛紛揮舞著掌中長戈竭力高呼著。
漫天之聲,仿若震耳欲聾地雷鳴一般。
聲勢空前絕後!
緊隨其後,關平更是麵向全軍將士承諾著:“此戰關乎全局之戰,本將承諾,此戰但凡斬殺敵寇攜首級超五人者,戰後一律官封一級,賜民爵,若不幸戰死者,則朝廷將會發放三倍撫恤金於每戶,以表諸位戰功之誌。”
“諸位勇士們,戰鬥吧……”
一記記的鼓舞之下,數萬漢軍將士攜著高昂的步伐、腳踏整齊的步伐齊聲邁步出營向敵營攻去。
關平更是身先士卒,領西涼騎士居於前方。
其間,諸將士紛紛高唱著“興漢之歌”:
批鐵甲兮,挎長刀。
與子征戰兮,路漫漫兮。
同敵愾兮,共死生。
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揚我漢威兮,戮曹賊。
與子征戰兮,終不懈。
馬踏草原兮,逐胡兒。
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赳赳強漢兮,豈不興哉?
一位位漢軍士卒高唱興漢歌,無不振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