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再不征伐江東實現南北對峙,天下二分,己方將沒有餘力全心全意北伐。
正好現階段便是滅吳的契機。
因為隨著孫權向魏帝曹丕稱臣,接受了吳王加九錫的榮譽,那便給了漢軍討伐的理由。
……
三日時間一閃而逝。
漢建興元年,十一月下旬。
關平親率眾五戰五捷連破曹仁、徐晃等魏軍主力後,並於襄陽征集全州精銳南下,東進江東征伐孫氏統治。
此次,征伐旗號乃是以孫權為魏國餘孽為由,關平動用了大軍三萬餘眾,其間步軍萬餘,水師兩萬,戰船若幹,浩浩蕩蕩地奔行於長江之上,向重鎮夏口水域而去。
側翼方麵,關平也繼續命沙摩柯等將繼續強攻交趾數郡,以圖迅速消滅從士家手中奪權了交州支配權的全琮所部吳軍士卒。
然後又分遣駐軍南海郡的將軍費詩率眾北進,攻擊江東南部建安、臨海等郡,直逼重鎮會籍。
陡然之間,局勢大變,荊州軍連續破吳軍、魏軍主力隨即大舉東征,攻守之勢瞬息間轉變。
天下間震動。
魏國朝野更是一片嘩然。
因為,魏大將軍曹仁舉十餘萬眾征伐荊襄,竟然被大敗而歸,而本人更是身受重創,生死不知。
夏口。
臨時王府。
孫權此刻正居於主位上正襟危坐著,但怒容、驚懼,無力不由充斥於麵龐上,麵前的案桌上擺放著這兩日以來從各地送來的軍報。
遣徐盛領眾從夏口渡長江沿下遊直逼柴桑,意欲奪回柴桑,驅逐侵入後方重鎮的陳式所部,但已經過去數日並未有絲毫的捷報傳回。
但接下來的一事卻接過一事的連連發生著,仿佛一塊大石頭踹在了孫權胸口般而喘不過氣來。
荊州軍偏師從交州以東侵略建安,臨海各郡連戰連捷,進展極為順利,迅速逼近了會籍重鎮山陰城下,現呂岱、賀齊正在奮力抵擋。
局勢由此陷入僵局。
更遭的卻是,關平親統水陸三萬餘眾沿夏口奔來,意欲席卷江東。
縱然如此,可孫權如今除了唉聲歎氣以外,卻並無阻止荊州軍動兵的實力。
他本是舉十萬餘眾並與魏軍合力,信誓旦旦進軍荊襄,本以為可旦夕可定大局,卻未料到竟然遭受了洞庭湖大敗,軍力大損,精銳幾乎喪失。
現不過還存著數萬殘兵敗將,可又如何能與魏軍主力血戰一場的得勝之師相提並論?
王府內此刻更是寂靜無聲,堂下臣屬亦是無人獻策。
良久,陸遜左顧右盼瞧著諸人無言,頓了頓,不由麵露嚴肅之色,沉聲道:“吳王。現關平舉得勝之師伐我,士氣亦是正值旺盛之間,我軍斷然不能力敵之!”
“遜建議,當沉舟江麵阻隔通往夏口城的水路以為防線拖住荊州軍腳步,遲緩他們進攻,隨後遣使立即趕赴洛陽覲見魏帝曹丕說以利害,請求其遣淮南、江都之眾來援,助我軍抗衡荊州軍。”
一時之間,陸遜麵色不變,提議著對策。
此話落罷。
另一側的左將軍諸葛瑾也忽是起身,拱手鄭重道:“吳王。現下我軍損失慘重因不宜再戰,臣懇請吳王能以大局為重姑喪失一些顏麵,遣臣前往成都麵見臣的二弟說以利害,重修漢、吳聯盟,令關平罷兵言和,如此吳王方才有喘息之機,抓緊時間休養生息。”
這一席話音剛落,孫權麵上便劇烈湧動著,好似怒意在節節攀升,拳掌緊握,嘶吼著:“賊子關平步步緊逼,如此欺人太甚,難道還要孤低聲下氣前去請和嗎?”
話落,孫權負氣難收,竟是直拔從旁劍鞘寶劍,一劍砍下案幾左下一角。
一時,諸葛瑾嚇了一跳。
隻是,他連忙起身跪倒於地,拱手道:“還望吳王能忍辱負重,以大局為重也,護住江東基業方為良策……”
此話露下,此刻堂下其餘諸人也紛紛起身跪地請求著:“還望吳王以大局為重!”
一時間,麵對著諸臣的勸誡,孫權蹂了蹂額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尋思半響,遙想著曾經的自己舉十萬餘眾西進荊襄是何等的意氣風發,信心滿滿,可現在又是何等的落魄。
竟然到了舍棄顏麵去請和的地步。
基於此,孫權重重苦笑一聲,但細細深思一番,諸葛瑾之言的確是為大局著想,良久,他無奈地揮手道:“子瑜,你下去準備一番便準備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