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七章 臨江仙(3 / 3)

關平率眾再度出塞一月,破胡騎萬餘人而歸,至此,關平之名威震塞胡,令塞外遊牧部落聞之無不聞風喪膽,落荒而逃。

夏四月。

關平征南蠻萬餘人,並象兵,藤甲兵遠征東南亞諸地,連克數國,終因地勢、氣候太過複雜,令軍士水土不服而終止,退回國內。

夏五月。

關平再度奔赴建業,親領揚州海軍出海寇虐東南亞諸島嶼,沿途各島皆收入囊中,建立海軍據點,並逐漸商船定期舉行貿易。

或許,關平並不知道他這一舉動,竟然在數十年後,大漢便成功開辟了海上絲綢之路,組織了龐大的海船出海貿易,令收益大漲。

這都是後話。

而就在此次出海中,海軍意外打探到當年吳國覆滅因無奈出逃海外的孫氏集團竟然逃到了夷洲島上。

由於吳軍擁有強悍的戰力以及先進的船隻,武器裝備,孫權迅速平定了夷洲,並於島上建國稱帝,國號“吳”。

探查到此等情況,關平未免大漢隱患出現,便一麵飛書調集青州會師率部合圍攻擊,一麵指揮海軍封鎖夷洲島嶼。

由於數年間的殖民,目前東南諸多島嶼都建立了大漢的海軍據點,這也使得聯絡方便了許多。

數日以後。

陸遜親統海軍兩萬前來彙合。

最終,吳國因寡不敵眾而被攻上夷洲,吳國宣告覆滅,吳帝孫權也被押解回長安。

隨著夷洲被攻破,關平分析一番地勢,果斷的請命建立南海海軍,以南海為海軍基地,夷洲為聯絡站,方便日後謀取南洋諸島嶼。

一番番操作下,不由讓華夏的海洋文明竟逐步提前開始步步走上巔峰。

……

夏七月,揚州海軍回返江都,關平受天子劉禪征召回京。

一時間,關平率部乘船沿長江水路逆江行進。

沿途經過建業、江陵,公安等大城,關平一時感觸頗深,也不由深深觸動了心底間的悲傷情緒。

他不由回想著當年剛穿越過來之初,便助其父驅逐了吳軍的侵襲,守住了荊州,由此扶著蜀漢一步步的有了興複漢室,一統天下的機會。

可時過境遷,早已物是人非,多少誌士同仁,英雄豪傑已經隨著歲月的流逝離去,就如這洶湧澎湃的滾滾長江水般,一去不複返。

他至今不由感受到了一絲孤獨、內心的淒涼,不自覺間歌唱著: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關平不自覺間吐露心生,唱出了《臨江仙》的內容,以寄寓了自己內心的悲涼之情,英雄豪傑皆盡去的無邊情緒。

……

有幕僚卻不由勸說著:“大將軍身經百戰,屢立戰功,其威名早已是雄震天下,令天子敬畏無比,此次召之回宮,則定然會被削去兵權。”

“所謂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大將軍威風赫赫,難免不受猜忌和天子忌憚,與其坐視遇害不如召天下之師起兵勤王,一舉攻克兩京,自立之豈不美哉?”

“以大將軍於江南之地的威名,召之勢必當群起追隨。”

“住嘴!”

隻不過,關平陡然一聞聽,臉色順變,隨即勃然大怒的怒斥著。

“若爾日後再敢行此大逆不道之言,休怪本將刀劍無情!”

斥聲喝退此幕僚,關平隨後便將之驅逐出府,貶為庶人。

勸他自立?

這怎麼可能,他父親為了大漢,與劉備的兄弟情誼堪比桃園,誓死效力於大漢。

他豈能行此之事,為先父,為關家蒙上反賊的烙印?

此次回京,不知是福是禍,但無論如何,關平都不會心生自立之心。

他已有二子一女,還有兄弟姐妹,他現在已經輔助天子興複漢室,接下來他所需要的便是護佑關氏一族。

一連數日,關平漂泊於長江之上朝著京都長安奔赴,伴隨著他的則是滾滾長江支流上的奔流不盡江水聲……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