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小閑很清楚,此刻不是他擺功勞的時候,他必須要顯得更加謙遜。
“二位老爺,昔日馮諼為孟嚐君買義,今日我盧小閑當然要為二位老爺買來好名聲,雖然花了不少銀子,但我覺得值!”
“當然值了!”張易之拍手道。
張氏兄弟很讚同盧小閑的想法,他們現在聲名狼藉,最缺的就是好名聲,花錢就能買來好名聲,這簡直是太劃算了。
“隻是……”盧小閑打量了他們一眼,裝作很惶恐的模樣,“沒來得及向二位老爺及時稟報,請二位老爺恕罪!”
張易之拍了拍盧小閑的肩頭:“盧公子,以後像這樣的事情,你就直接做主,府裏的銀子你也可以隨便支,不用再告訴我們了!”
不管是在現在,還是在後世,世人對張易之和張昌宗的評價都不高。但盧小閑不能不承認,他們倆對自己還是很夠意思的,尤其是張易之對他非常信任的,這讓盧小閑多少有些感動。
“盧公子!”在一旁一直沒有吭氣的張昌宗,突然說話了,“聽說你今天去了龍門山?”
盧小閑不知他是何意,點了點頭。
“盧公子,秋風破的生意今後還是交給別人去打理吧,你最好不要再親自出麵了,這樣會好一些!”張昌宗說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話。
盧小閑愕然,旋即笑著點點頭:“六老爺,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您放心,但凡生意上的事情,我不會再出麵了!”
“你懂了就好!”張昌宗不再說話了。
在後世,做生意掙大錢經商當大老板是很體麵的事情,但在大唐卻不一樣,在士農工商的排序中,商人的社會地位卻很低下,從商之人被視為“雜類”、“雜流”和“賤類”。他們被看作是唯利是圖的小人,難登大雅之堂,更不能入仕為官,這種觀念根植於全社會,深入到了士大夫甚至一般平民的意識之中。
張氏兄弟非常倚重盧小閑,很多事都需要他代表兄弟二人去做,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想方設法讓盧小閑脫離賤籍。在這種情況下,若盧小閑再出麵
去經商做生意,這要傳出去對張氏兄弟的名聲也不好。
所以,張昌宗才會說這麼一句話。
盧小閑當然不會認為經商是賤業,他之所以同意張昌宗的意見,不是迫於無奈,而是出於另外的原因。
盡管盧小閑的思維超前,盡管是在大唐經商,可不管怎麼說這也是一件非常耗費精力的事情。他穿越是來享受生活的,可不是來給唐朝打工的。凡事親曆親為向來不是盧小閑的風格,所以他必須找個人來替代自己做這些事情,自己隻需要把握方向便是了。
想法很簡單,可實際上真想找個合適的人,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首先,找的這人得靠的住,要找個吃裏扒外的,那可就慘了。
其次,這人還得要有生意頭腦,要是傻不拉幾的,就算再忠心也用不上。
最關鍵的一點,這人要能把盧小閑的思路和想法無條件的貫徹下去。盧小閑來自後世,很多想法現在的人肯定無法理解,若找的這人是個好奇寶寶,見到盧小閑就是十萬個為什麼,讓盧小閑天天去給他解釋其中的道理,豈不要活活累死?